緣起
莫倚傾國貌,嫁娶個,有情郎。
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李隆基
風輕輕地過,將新綠的嫩柳條柔順出妙曼的曲線。
秋水亭內,花腿桌前,一襲素衣的女子正專心致誌的描繪一幅牡丹圖。細薄如玉的澄心堂紙上已見牡丹的朵朵雛形,淡淡於墨,卻勾人無形。旁邊立著一位青衣丫鬟,正往筆掭裏換水。
一陣淩亂的腳步傳來,伴隨著聽來忿忿的呼喊:“小姐,小姐。。。。。。”
亭內的那女子,尹羅衣,輕輕歎了一口氣,抬眉卻隻是把手中的畫筆放入旁邊的鈞瓷筆掭清洗,再筆蘸花紅,細細勾勒牡丹花蕊。
“小姐啊。。。。。。”人已至身邊。羅衣不禁輕笑到:“紈綺,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十六歲的女孩子,哪象你這樣風風火火的?”未執筆的纖手輕點了一下紈綺的額頭。青衣丫鬟也瞪著她,似在怪她不該打擾了小姐畫畫。紈綺仰望著眼前的輕靈之人,呆呆的又說不出話來。心想:怪了,跟了小姐都滿十年了,怎麼每每還是被她眩了眼目?
“說吧,到底出了什麼事讓你慌成了這樣?”羅衣轉身繼續在又換了水的筆掭裏清洗著畫筆。
“小姐,蔡相公他,他。。。。。。”見羅衣偏了偏頭,似在等她下文,隻好繼續說道:“他又去倚翠閣了!!”說完氣呼呼的把頭狠狠的一甩。
“是麼?”心一顫,筆一滑,筆掭裏的水就被掉下的筆濺了開來,淡紅的水撲到了紙上,漾開,仿若一朵血花。
輕呼了一口氣,羅衣拾起筆,提筆想畫,卻停在空中,半響,悠悠的聲音蕩開:“那就隨他去吧。。。。。。”
“我去把他抓回來!!”綠衣丫鬟話音一落就準備旋身飛去。
“繚綾,不可。”羅衣輕聲阻止,卻停了繚綾的動作,隻得咬著唇,悶氣立於一旁。
“小姐,您就讓繚綾去吧,蔡相公,他真的很討厭啊!他怎麼可以。。。。。。”
聽言羅衣轉過身來,紈綺以為她生氣了,趕緊吞了未說完的話,可猶是不滿的盯著羅衣。噗哧一聲,羅衣笑了出來,卻道:“你們兩個啊,我都不氣,你們又是氣什麼呢?晚上爹爹要宴請朝中同僚,你們也下去幫忙準備吧。”
紈綺還想說什麼,繚綾卻對她搖了搖頭。小姐的笑讓她們鬆了口氣,可眼梢淡淡的愁卻又讓她們揪緊了心。見羅衣移步立在了亭欄邊上,紈綺和繚綾對望了一眼,默契的退下。
當繚綾拖著邊走邊回看的紈綺消失在轉角後,羅衣收回了緊握著亭欄的手,倚靠在了亭梁上,輕閉了那流光溢彩此刻卻略帶輕愁的眼,再睜開時,已帶了然。望著亭外那如綢緞般的天空,那天的天氣,也是這般恰到好處的晴暖啊。
隻是,幸福,原來真的是不可以勉強的。
***
一年前北宋首都汴京
八月十五月夕節
東華門外,是汴京市井最盛的地方。
此時東華門內緩緩走來了兩人,不對,應該是三人,隻是其中一個綠衣女子在四處的跑來跑去,且不時的跑到另外兩人前報告著什麼。
眾商家在招呼買賣的同時也不忘向那三人不停的投去關注的目光。因為慢步走著的其中一人,著素衣,戴著麵紗,雖看不清容貌,卻覺得隨著此人的走動,周圍的空氣都跟著舞動了起來,形成了一股漩渦,直把人吸引了過去。想移開眼睛專心做生意都不行。
直到感覺到旁邊一股冰寒之氣才猛然打了個顫,回過神來,看向戴紗人旁邊的另一位青衣女子,更覺著這九月的天,怎麼就突然這麼冷了呢。
卻還是忍不住細看:可真美啊,就象俺家剛買的美人圖上的畫中人。。。就象傲立於世的冬梅。。。比隔壁二狗的媳婦還好看百倍。。。。。。各人心中尋思著合適的詞來描繪自己的感覺。可也不得不收回了貪看的眼光,在青衣美人的怒瞪下,其中一個送客出來的店小二驚豔的同時嚇得倒退了幾步,差點被店子得高門檻絆倒。
“好繚綾,該收收了,你把人都瞪跑了的話,我們今天出來玩啥呢?”清瑩卻帶著一絲俏皮味道的聲音從那位蒙紗之人的口中傳了出來。
眾人聽著隻覺得心下一鬆,連帶著身體都輕快了起來。忍不住偏著頭斜著眼從各個角度去偷看不停行走的二人。突然兩人旁邊冒出的綠衣仙子又讓目不轉睛的眾人眼神更加呆滯起來,都不約而同的心想:今天果然是月夕節,嫦娥姐姐都下凡來了啊,而且還不止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