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自嘲——就坡好下坡(1 / 3)

在座的無不大笑。

張大千巧妙地套用了關於胡子的幽默故事,不僅使自己擺脫了眾矢之的困境,而且也反擊了友人善意的嘲弄。

掌握一些現成的、幽默的語言、軼事、故事之後,不但要做到不為所製,而且更重要的是靈活地、自由地套用它,來說明自己的觀點,解決自己麵臨的困境。這要有一種大加發揮的氣魄,切忌拘謹。而在發揮時,就不是套用,而是創造幽默了。

機智運用得法,可以使一個敵對的人啞口無言,也許還可以解除尷尬的局麵,贏得別人的鼓掌喝彩。有一則著名的笑話,足以看出幽默大師馬克·吐溫的機智。馬克·吐溫去拜訪法國名人波蓋,波蓋取笑美國曆史很短:“美國人無事的時候,往往愛想念他的祖宗,可是一想到他的祖父那一代,便不得不停止了。”馬克·吐溫便以充滿詼諧的語言說:“當法國人無事的時候,總是盡力想找出究竟誰是他的父親。”但這一類的機智是危險的,不是一般人所能使用。如果運用不當,它可以把一粒火星煽成白熱的怒焰,和對方爭辯的結果不是全麵得勝,就是一敗塗地,所以,除非是必要的,不要隨便對別人嚐試。幽默是有區別的,有的文雅,有的暗喻用意,有的高尚,有的低級,低級的幽默形同譏笑,往往一句普通的譏諷話會使人當場丟臉,反目不悅。所以幽默還是應該高雅才好。一味的說俏皮話,無限製的幽默,其結果反而不好。比如,你把一個笑話反複地講了三遍、五遍,起初人家還以為你很風趣,到後來聽厭了,便不會感到興趣。

笑了,事情就好辦了幽默可以讓人急中生智,化解困境,或者從危險的境地中脫身,創造性地、完善地解決問題。

人生路上總會遭遇一些尷尬的局麵,麵對這種種無奈,我們隻有采用幽默的方式,來擺脫困境,出現“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一位先生因事而怒斥太太時,太太微笑地道歉,並說:“看你能這麼生氣、大聲吼我,使我很安心,因為這表示你元氣十足,心髒有力,身體強健!”

一場暴戾之氣,就因為幽默的一句話,而化戾氣為祥和。幽默能創造友善,避免尖銳對立。俗話說:“笑了,事情就好辦!”就是這個道理。

老王在餐廳坐了很久,看到別的客人吃得津津有味,隻有他仍無侍者來招呼,便起身問老板:“對不起,請問──我是不是坐到觀眾席了?”

傑瑞是一個極富幽默的警官,無論遇到什麼案件或難題,在他手下總能迎刃而解。有一天,有三位女士為了芝麻大的小事而大吵大鬧來到警察局。她們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肯讓誰先說,呱呱哇哇幾乎把房頂都要掀翻,連局長都沒有辦法。這時傑瑞來說了句:“請你們中間年紀最大的一位先說吧。”話音剛落房間裏頓時鴉雀無聲了。某日,一男子試圖製造一件轟動全國的新聞,便爬上紐約國際貿易中心,往樓頂上一站,做跳下去的樣子。很快,樓下圍滿了人,包括警察,醫生和記者。局長和警長輪番喊著話,並試圖救險,那男人總是色厲內荏地叫著:“別過來啊!誰要是過來,我就跳下去!”僵持片刻後,傑瑞帶了一名醫生走上前,隻說了一句話,那男子便默默地走下樓去。傑瑞說的是:“我不是來抓你的,是這位醫生要我來問問你,你死後,願不願意把屍體捐獻給醫院?”在一次執勤的時候,傑瑞竟然抓住了一個正在通緝的男扮女裝的要犯,警長問他:“罪犯男扮女裝,你怎麼認得出來?”傑瑞說:“我看他沒有女人的習慣。”警長問:“什麼習慣?”傑瑞說:“很簡單,她走過時裝店,食品店和美容院的時候,連看都沒朝裏看一眼,我就知道這裏邊有問題。”回家路上,傑瑞忽然看見兩個年輕的神父同騎一輛自行車在一條小路上飛馳,便將他們攔住。傑瑞說:“你們不覺得這樣的速度是很危險的嗎?”神父們說:“沒關係,天主和我們同在。”傑瑞說:“很好,這麼說我應該罰你們80美元,因為三個人是不能同騎一輛自行車的。”星期日,在鬧市區的一個路口,有個持不同政見者正在發表演講:“如今的政治腐敗透頂了,我們應把政議院和參議院統統燒了!”行人越聚越多,堵塞了交通,警察趕到時,秩序大亂,無從下手,傑瑞大叫一聲:“同意燒參議院的站到左邊,同意濟政議院的站到右邊。”隻聽“唰”的一聲,人群頓時分開,道路豁然開朗。幽默的東西往往是極具生活色彩的。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在適當時刻巧妙地運用幽默的方法,常常是事半功倍。林肯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就已經顯示出了超人的才智。有一個老師千方百計地想難倒林肯。一天上課時,他問道:“林肯,你是願意考一道難題呢,還是考兩道容易的題目?”不出所料,林肯答道:“考一道難題吧。”“好吧,那麼你回答,”教師說,“蛋是怎麼來的?”“母雞生的。”林肯答道。“那麼,雞又是從哪裏來的呢?”“老師”,林肯說,“這是第二個問題了。”老師的問題的確不好回答。在邏輯學上,這就是循環論證,即由前提甲推出結論乙,又拿乙做前提來證明甲,這種論證是無法成立的。而林肯采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對方引導到否定自己的結論上。

隨機應變,左右逢源隨機應變具有以下六大招數。

第一招:巧作類比式。

一次,作家劉紹棠到某大學講演時,對於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他都作了坦率的解答。這時,一位女學生遞上一張紙條,上麵寫道:“既然文學要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那你為什麼總唱讚歌,不唱悲歌呢?難道社會沒有陰暗麵嗎?”讀完這一尖銳問題,劉紹棠想了一下,便問那位女生:“你喜歡照相嗎?”見女生直點頭,劉紹棠反問道:“你臉上有光滑漂亮的時候,也有長瘡疤不幹淨的時候,你為什麼不在臉上生瘡疤的時候去照相呢?”這一問,引得周圍的人都情不自禁地笑了。

對於女學生提出的頗有難度的問題,劉紹棠不是急於作答,而是提出一個對方感興趣的問題,再進行反問,把文學作品的表達與年輕人的照相巧作類比,在言簡意明和風趣詼諧中,把自己的觀點寓於類比之中,讓人豁然開朗,印象深刻。

在通常回答有些人的提問時,正麵的回答極易落入俗套,難以滿足提問者的口味,聰明的回答者會漫不經心地似答非答,引對方入圈套,接著使出巧作類比的招數,占據主動,最後讓對方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