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百零二章墨薇之喜(1 / 2)

張曜冷哼道:“手伸的還挺長,嗣涼王這次是想把兒女弄回涼州吧?”

元榮點頭,恭敬道:“是,段昭容懷了身孕不方便,賀蘭充媛便一枝獨秀,聽說聖人已經打算晉封其為俢媛,這位未來的俢媛娘娘可沒少在聖人麵前為嗣涼王說好話。”

“外有王韋兩家幫襯,內有宮妃相助,好如意的算盤,”張曜笑得清淡,眼神卻寒冷如冰,“既然抓到了人,就好好用,想辦法叫韋家知道當初的事情是吳王與寧安郡主聯手,為了王家能更進一步,不惜犧牲溧陽公主。”

元榮眼睛一亮,頓時明白自家殿下是要往王、韋兩家的聯盟裏麵摻沙子,當即道:“殿下放心,奴婢知道該讓那些人怎麼說話。”

張曜點點頭,又道:“把這些消息也往柳家那邊遞去,母後上回吃了虧,這回也該找補一些回來。”

元榮應下,知道那位賀蘭氏要倒黴了。

張曜又飲了一口茶,轉而問起衛峻的事情,“你查得如何了?何以父皇對他隱有抬舉之意?”

魏成帝對安西都護周倫的忌憚滿朝皆知,對於衛峻這樣一個來自安西軍中的校尉,應該多有防範打壓才是,怎麼會由得他在洛京城中四處結交,連吳王行獵都不忘邀請他。

元榮不愧是張曜的心腹,手裏統領著不少人手,連魏成帝的含光殿都安插有人在,花了幾日功夫,還是將衛峻的事情打探清楚了,“聽說這衛峻在安西軍中頗有才幹,隻是不得周倫等人的青眼。”

“嗯?”張曜挑了挑眉。

元榮笑笑,繼續道:“周倫膝下無子,唯有一女,聽說周倫手下的老將們有不少都在為自家兒郎打這位女公子的主意。不過據傳那位女公子曾對衛峻有意,隻是周倫舉棋不定。”

“為何舉棋不定?”張曜問道。

元榮道:“周倫是無子,不過他兄長卻有一子也在安西軍中,周倫似有培養此子接替自己的打算。隻不過此子與衛峻不和,若衛峻娶了周倫獨女,隻怕周倫之後,安西軍中要內鬥生變。想來,這不是周倫願意看到的。”

頓了頓,元榮又道:“正是因為周倫態度曖昧,周倫的侄兒籠絡了不少將領,明裏暗裏出手打壓衛峻,而有心想與周倫結親家的人,更是暗地裏給衛峻使絆子。”

“有點意思。”張曜笑問,“衛峻能招致如此忌憚,本事手段想來不弱?”

元榮道:“殿下英明,這衛峻之父曾是永安守捉使,因甘榮冒進,沒於當年永安陷落之役中。衛峻雖是由寡母帶大,卻也是家學淵源,十四從軍便曾立下過戰功。不過那時仍是甘榮主政安西,自然沒有衛峻的出頭之日。

待到後來衛峻投奔了時任西州刺史的周倫,這才積攢軍功一步步升上來。聽說永安收複之戰中,衛峻不僅獻上良策,還帶領先鋒營率先攻破永安城門,並一箭射殺了吐穀渾鎮守永安的大將。永安得以收複,衛峻當居首功。”

“雖是首功,卻不得升遷,難怪心生怨望,要另棲別枝。”張曜淡淡道。

“想來聖人是想用一用衛峻的。”元榮猜測。

張曜頷首肯定,“自然要用,以我父皇的脾氣,武舉之後,少說要賞一個遊擊將軍之位,領郎將之職,不然根基太差,如何還能回安西與周倫之侄相鬥。”

元榮緊接道:“既然此人可用,殿下可要一見?”

張曜沒立刻說話,沉吟片刻後,方道:“小心安排,莫要為外人知。”

元榮恭敬領命。

準雍王妃遇害一事的發展真是峰回路轉,叫人目瞪口呆。

就在洛京民眾都以為雍王謀害準雍王妃是板上釘釘的鐵案時,三司公開會審居然遇上關鍵證人當堂翻供,矛頭直指吳王殿下。

原來那名東陽公主身邊的宮女本是咬死受了雍王殿下的指使才在趙錦娘的衣服上做了手腳。誰知三司會審之時,柳安霖說有證人證明雍王無罪乃是被人陷害,等證人帶上來,竟是一對老夫妻並一個十三四的少年。那名叫瑞燈的宮女一見三人當時就撲了過去,四人抱成一團失聲痛哭。

主審官員麵麵相覷。

柳安霖這才解釋到此三人乃是瑞燈的父母幼弟,前幾日被人擄走,他們柳家費了好大功夫才把人找到。

三名主審皆是精通刑獄之人,此情此景,自然明白了幾分。

待瑞燈止了啼哭,立刻開口翻供,言道是因父母弟弟受製於人,她不得已才答應在趙錦娘的衣裳上做手腳,且在事發之後一口咬定是受了雍王殿下的指使。

如此處心積慮地陷害雍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吳王的手筆。

圍觀百姓不禁嘩然。

三名主審見狀,冷汗狂冒之餘不禁暗暗叫苦。尤其是京兆尹和刑部侍郎,他們不顧大理寺卿梁重的反對,堅持按照左仆射王元的示意,公開審理了此案。如今事情發展至此,圍觀百姓如此之多,後麵還不知道要怎麼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