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六章 牛人呀(2 / 2)

“哪個王家呀!”林海好奇的問道,原著中提到的王家,可就是隻有王夫人和鳳姐的娘家。但是王子騰能當九門提督,說明他們家走的是兵部的路子,而且王家的祖籍是在金陵,而不是洛陽。林海對著這個突然冒出來的王家家主倒是好奇不已。

李鑫微微一笑“洛陽還有哪個王家值得衍聖公和孔山長這麼大禮相待,自然是孔夫人的娘家,已經傳承千年的書香世家,別說你不知道,王家的第十二代家主王玄策將軍,可是眾人至今都津津樂道的人物。”

王玄策!?

林海瞬間睜大了,看著高台上坐著的那個清瘦的人,震驚了!

牛人啊!

初唐曆史上的牛人不少,比如說三箭定天山、脫帽退萬敵的薛仁貴,百騎破萬軍的席君買,再就是號稱史上最牛的外交家王玄策的一人一嘴滅一國了。

據史書記載,在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三十人出使西域,目的有三:一是出使印度。二是拜會吐蕃王鬆讚幹布,睦鄰友好。三是看看文成公主。

但因為是古代,沒有現代的這些通訊設備,所以消息並不靈通,並不知道印度發動了內亂。而纂位的新王阿羅順那聽說大唐使節入境,不知天高地厚的派了兩千人馬半路伏擊,除王玄策、蔣師仁外從騎皆遇難,兩人被擒扣押。但其後王玄策、蔣師仁逃了出來,指天發誓要滅絕天竺(印度的古稱),以雪大唐使者被殺之恥!

於是這位仁兄渡過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到了尼泊爾,也不知他用了什麼手段,但從尼泊爾王的手中借了七千騎兵,然後以特使的身份檄召臨近處各大唐藩屬國相助,吐蕃的鬆讚幹布也派出了一千兩百名精銳的騎兵相助。

王玄策短時間內就聚集了近萬兵馬,自命為總管,揮軍直撲天竺。在茶博和羅城外,他用“火牛陣”一仗擊潰印度數萬象軍,月餘後破茶博和羅城,一路追殺阿羅順那。從北到南殺印度兵數萬,俘虜數萬,憑借借來的幾千雜牌軍就平定了天竺,逼得天竺屍鳩摩嚇得魂飛魄散,忙送牛馬萬頭,弓刀纓絡財寶若幹,向唐師謝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國。

一個非軍事專業出身的使節,一個在國外毫無根基的外交官,憑著一張嘴,居然能夠完成這樣的壯舉。實在是世界曆史上的奇跡。

林海每次讀這段曆史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的對於這位仁兄,報以極高的敬意,比戰國的張儀還牛逼。張儀雖然自身的本事不錯,但也就是遇到了楚懷王,才能先騙得漢中,後來又將他誘至武關而囚之,要是換一個帝王來,張儀也立不下如此大的功勞。

此刻聽到王玄策的大名,也為之動容。尤其是,這位王夫子竟然會是他的嫡係後人,更讓林海側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