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中,死人永遠不會利索,如果這個人和主角有點關係,在劇情中占一點分量,那麼你可以看到奄奄一息十幾分鍾都不會斷氣,就算傷口屬於一擊斃命的程度,他也會把話說完,把事情做完才閉眼。
要是主人公遲遲沒有趕到,那麼死者心願未了,再痛苦也不會死亡。金庸小說《飛狐外傳》中馬春花被薄情的福康安母子所害,中毒已深,無藥可救,眼看處於彌留之際。可是她遲遲不肯安心地閉眼離去,嘴裏念念叨叨的都是那位負心人的名字。直到胡斐請來和福康安長得一模一樣的人抱著馬春花,馬春花才微笑著離開了人世。
一個人生死關頭依舊念念不舍的肯定是他最深切的渴望。出於人道主義,哪怕是最樸素的憐憫之心,也應該讓他走得安安心心,否則愧疚的隻是你自己。
小葉是個農村孩子,家裏窮,全靠父親到山上打點野味賣給鎮上的酒家換錢才有學費念書。山上懸崖峭壁,野獸眾多,父親好幾次差點沒命,這學費可是真正的血汗錢。
今年小葉高考,全家日求神夜拜佛希望他考上大學,能夠鯉魚躍龍門。為了讓孩子補補身子,父親又上山打獵去了。
可是這一去就是幾天沒回家,直到小葉高考完了才被人從山腳找到,原來他遇見了熊瞎子,一路逃還是被抓傷了手臂和臉,看不清從懸崖上掉了下去。
這一次是真的不能治了,傷勢太重,體力受損,小葉的父親隻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可是他依舊使命地撐著,說自己一定要看見小葉拿到錄取通知書,每天聽見屋外有人經過,也要叫孩子媽去問問是不是來通知小葉錄取了的。
這天小葉父親的確已經到了油盡燈枯地地步,昏迷了一早上,晚上突然回光返照的樣子,精神起來說話,不一會喉嚨裏嘎嘎作響,眼看就要閉過氣去。小葉媽已經哭著說孩子爸你就安心走吧,別折騰自己了。
可是小葉父親依舊不肯安靜離開,隻看著小葉大聲出氣,大家都明白他還是想著孩子靠大學的事情。可是小葉哇的一聲哭出來,跪倒父親麵前說自己因為高考那幾天父親失蹤,自己心情不好沒有發揮好,結果靠得很差,別說一本二本,連個專科的分數線都不夠,今年是肯定等不到錄取通知書了。
小葉爸停了這話,眼睛裏的光亮一下子黯淡了,就這樣睜著眼睛去世,任誰都無法讓他閉眼。小葉自責得不得了,很多年後依舊記得父親那雙透露著極度失望的眼睛。
若是當初小葉靈活一點,不那麼實事求是,告訴父親自己考得很好,或者拿出個自製的錄取通知書讓父親高興一下,安安心心地去世,不是更好嗎?老人家走得安心,小葉也就不會在多年之後依舊受到良心的則麽,覺得自己對不起父親了。
答應死者的遺願:
二月河小說中,康熙和皇後赫舍裏伉儷情深,生有一個兒子大阿哥。皇後因病去世的時候受盡苦楚不肯離開,眼神灼灼仿佛有話要說,可是苦於無力說話。康熙不忍皇後受苦,就希望猜中皇後的心事並且答應,好讓皇後走得安心。
可是一群朝臣們有的說娘娘您放心,皇上一定用最隆重的儀式安葬您,有的說娘娘您的家人皇上會照顧好,永遠安享富貴,可是誰都沒說到點子上,皇後依舊是一副焦急而痛苦的樣子。
這時候周培公站出來詠了一首詩:
娘娘一貌玉無暇,
廿年風雨拋天涯。
終前緣何難瞑目,
恐教兒子著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