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理論由美國人克裏斯·安德森在網絡時代大發展的背景下提出,他認為,網絡時代是關注“長尾”、發揮“長尾”效益的時代。興起於網絡時代的該理論認為,由於成本和效率的因素,過去人們隻能關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態分布曲線來描繪這些人或事,人們隻能關注曲線的“頭部”,而將處於曲線“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關注到的大多數人或事忽略。比如:商家在銷售產品的時候,大多關注的是那些少數的“VIP”客戶,卻顧不上大多數的普通消費者。但是,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關注成本降低了,人們可以以很低的成本關注正態分布曲線的“尾部”,而關注“尾部”所產生的總體效益有可能會超過關注“頭部”。長尾部分的價值可以用冰山理論來形容:長尾的部分就如同海上冰山,露出海麵的部分是熱門,而海麵下的冰山基層部分要比露出海麵的部分大得多。
Google的成長曆程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長尾”化的過程。Google的AdSene通過降低廣告門檻,告訴那些之前從未打過廣告的小企業以及個人:廣告可以是廉價的,它不再高不可攀,誰都可以來做,而這些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與個人聚集在一起就是一個巨大的廣告市場,我們甚至無法預料這個市場的長尾究竟有多長,而那些小規模的商業網站以及Blog站點,在他們的站點上放置廣告也隻是舉手之勞,Google目前有一半的生意都是來自於這些小網站。
“長尾理論”對於傳統的“二八定律”來說是一種顛覆。聽上去很學術,實際上很容易理解:“二八定律”是1897年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歸納出的一個統計結論,即20%的人口享有80%的財富,也許這並不是準確的比例,但是它體現的是一種不平衡的關係,就是那些少數的主流的人或物可以造成重大且主要的影響。長久以來,“二八定律”貫穿了人們的整個生活與商業社會,人們也一直在用此定律界定主流,計算投入和產出的效率,以至於為提高效率,商家在市場營銷中通常會將精力放在80%客戶去購買的20%的主流商品上,維護購買其80%商品的20%的主流客戶。
“二八定律”中被忽略的80%就是長尾。克裏斯·安德森說:“我們一直在忍受這些最小公分母的專製統治……我們的思維被阻塞在由主流需求驅動的經濟模式下。”但是,現在這個局麵被打破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傳統的“二八定律”將可能被改變,在媒體和娛樂業,這一點表現得尤為明顯,其經濟驅動模式開始呈現出從主流市場向非主流市場轉變的趨勢。另外,“長尾理論”也有可能會影響社會公共服務,例如以往不被重視的一些冷門的服務項目、個人化的社會醫療護理等。
關注那些長期為人們所忽略的“長尾”,或許比關注人人都緊盯的“頭部”更容易獲得成功。
由於成本和效率的因素,當商品儲存、流通、展示的場地和渠道足夠寬廣,商品生產成本急劇下降以至於個人都可以進行生產,並且商品的銷售成本急劇降低時,幾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極低的產品,隻要有賣,都會有人買。這些需求和銷量不高的產品所占據的共同市場份額,可以和主流產品的市場份額相比,甚至更大。
協和謬誤:放棄不可能就是抓住可能
你在正式完成交易之前投入的成本,如果一旦交易不成,就會白白損失。但如果對沉沒成本過分眷戀,就會繼續原來的錯誤,造成更大的虧損。
當你進行了一項不理性的行動後,應該忘記已經發生的行為和你支付的成本,隻要考慮這項活動之後需要耗費的精力和能夠帶來的好處,再綜合評定它能否給自己帶來正效用。比如進行投資時,把目光投向前方,審時度勢,如果發現這項投資不能贏利,應該及早停止,不要惋惜已投下去的各項成本:精力、時間和金錢等。
作這樣一個假設:假如你是一家科學儀器公司的老板,公司正在進行一個關於新儀器的開發項目。你得到了另外一家公司已經開發出了類似儀器的消息,根據那家公司的市場銷售情況可以預計到,這個開發項目如果繼續進行下去,有90%的可能性,公司會損失500萬,隻有10%的可能性公司會贏利2500萬。現在項目剛剛開始,尚未有多少花費,到儀器研發成功投放市場為止,還需要耗資50萬,那麼,你會選擇堅持這個項目還是立即放棄這個項目?10%的贏利可能與90%的虧損可能,正常人都會選擇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