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文化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的生活觀念也從傳統的封閉式趨向更新和開放。然而,這種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也給家庭帶來了一些不穩定的因素。其中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家庭矛盾增多了,夫妻之間的矛盾、婆媳之間的矛盾、姑嫂之間的矛盾……無時不在家庭中發生,演繹著家庭矛盾的萬花筒。
常言道,“居家過日子,哪能沒有磕磕碰碰”,可是,這種碰碰多了,又得不到及時、圓滿地解決,日積月累也會釀成家庭的悲劇。生活中,因為性生活的不和諧,多少對夫妻各奔東西;因為感情的破裂,多少對夫妻相見眼紅;為贍養、教育子女不得法,多少個家庭風起雲湧;因為錢財支配的不合理,多少個家庭電閃雷鳴;因為戀愛的不謹慎,多少個少男少女飲恨終生……
然而,人在社會上生活,隻要不離群索居,總是要在街坊村落之中或左鄰右舍之間同其他人和其他家庭發生鄰裏關係。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鄰裏互助互愛的良好風尚。“睦乃四鄰”便是古代勞動人民處理鄰裏關係的一條道德準則。人們把鄰裏互助友愛的美德,概括為“千金買屋,萬金買鄰”、“結得鄰居好,就如得大寶”、“人到難處鄰裏親”之類的生動民諺。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裏好,賽金寶”。鄰裏關係處得好,就可以互為助手、互為依靠,對各家庭的生活、學習、工作都是有益處的;相反,鄰裏關係處理不當,不僅影響街坊鄰裏的安定,而且還會敗壞社會風氣。
家庭是組成社會的細胞,家庭與鄰裏的安定與否直接關係著社會的安定。解決家庭矛盾,和諧鄰裏關係,不僅是個人生活的小事,也是整個社會的重要內容。
和諧鄰裏、和諧家庭,是和諧社會的根本立足點。構建和諧社會,沒有家庭的和諧,鄰裏的和睦的倡揚,也談不上整個社會的和諧。構建和諧美好的家庭是每個人的願望,和美的家庭,是我們的港灣、驛站,能給我們身心以愉悅,情感以慰藉,給我們事業的發展以堅實的支撐。通過構建和諧鄰裏、和諧家庭,營造“夫妻恩愛、親子和諧、孝敬長輩、家庭和睦、互敬互信、互助互讓、寬容諒解,鄰裏和諧”的和諧氛圍,從而推動整個和諧社會的構建。
基於這一點,本書從家庭和鄰裏最直接、最敏感的話題入手,向讀者展示了家庭矛盾和鄰裏關係的方方麵麵,並針砭時弊,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真誠地告訴人們家庭實現思想互通,精神互融,人格平等,真誠相愛,共容互補,和諧相處。
不論是家庭矛盾,還是鄰裏關係;不論是說理,還是引證,我們始終以“寬容”為主線。因為,寬容能容納萬物,寬容能心包太虛。寬容是人在一切社會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容人容事的胸懷和肚量,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理智與大度。社會和諧需要寬容,人與人交往需要寬容,鄰裏相處更需要寬容。深信本書能成為您居家的好幫手,為您出謀劃策、排憂解難。
著者
2012年初春·京東福澤禦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