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傳到領導耳朵裏以後,我們礦黨委書記在會上激動地講:“我們廠裏這麼多黨員幹部上下班時都看到了那些水泥,但誰也沒往心裏去,隻有雷鋒這麼個小工人,入廠還不到一年,調入本礦還沒幾天,他就知道去蓋水泥,就知道國家的財產應該保護,這讓我們都感到慚愧。”
一個為企業挽回損失而感到高興自豪的員工,企業怎麼會不珍惜,怎麼會不大力培養、提拔?所以,在企業呼喚雷鋒式員工的時候,員工也要好好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能多從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做到愛企如愛家?
拒絕雇傭思想,與企業一起成長
責任寄語
既然已經選擇就不要輕言放棄。隻有不為小利所誘惑,腳踏實地做工作,與企業一起成長,才能迎來職業的春天。
做好職業規劃,莫當“職場跳蚤”
在選擇職業的時候,很多人,尤其是大學畢業生缺乏職業規劃,選擇工作時過於草率,隻要對工作不滿意,就忙著辭職找下一家,結果犯了“猴子掰玉米”的錯誤。
有一隻猴子路過一片玉米地,他覺得這片玉米地的玉米長得真好,於是心想要掰一個最大的。就當他剛剛掰了一個大個的玉米時,發現前方有個更大的,於是扔掉手裏的玉米,去掰那個看起來更大的玉米,如此反複,它不知不覺間來到了田地盡頭,這時才發現自己手裏拿的那個玉米似乎還是不夠大。
什麼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自然是薪水高、平台好、有升職前景的,而能將三者集於一身的工作,一般人又hold不住。但有些人往往又無自知之明,於是陷入了反複求職、頻頻跳槽的怪圈。
柯某畢業於一所有名的財經大學的金融專業。由於興趣廣泛,在學校兼修了日語,並取得了保險代理人證書、會計上崗證及駕照。畢業後在一家私企謀得會計一職,邁出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然而三個月試用期後,柯某發現自己並不喜歡會計工作,於是她到保險公司做起了業務代表,沒想到兩個月後由於沒有業績而被公司淘汰。
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裏,柯某做過前台接待、理財顧問、電話銷售、部門助理等不同的工作,但都沒能超過三個月。
還有一種人在工作中往往抱著“這家不行找下家”的心理,即使企業老板激情萬丈地向他們說“我們的三年規劃是什麼,五年規劃是什麼,十年規劃是什麼,大家隻要好好跟著我幹,以後一定有奔頭”,他們也不會將這些放在心裏。他們總想一口吃個胖子,總想一步能登上天。隻要有企業能給更高的薪水、更好的工作環境、更好的職位,不管什麼行業,不管能幹多久,不管是否符合自己以後的發展方向,他們總會立馬義無反顧地跳槽。到頭
來,往往哪一樣也沒學精,哪一件事也沒做成。
阿力從藥劑專業畢業後,進入了一家醫藥集團,在技術部做工程師。雖然福利待遇不錯,培訓機會也不少,可每逢朋友聚會他都會受到一番刺激——不是這個朋友被提拔了,就是那個同學加薪了,於是他開始為自己的發展做打算。經過幾次跳槽後,他終於進入一家公司擔任研發部主管工作。原以為好日子已經到了,但由於阿力沒有做過主管,幹了幾個月,不僅新產品沒有開發成功,研發部也被他管得一團糟。不久,阿力就被公司辭退了。
其實老天爺在每一個人尋找工作的時候,都給了他一粒搖錢樹種子,隻要找準地方種下去,不停地澆水、施肥、除草,搖錢樹遲早會長大、結果。但問題是有的人將搖錢樹的種子隨便丟在地裏後,就急不可耐地希望搖錢樹趕快長大。當搖錢樹沒有按照他的要求長大時,他沒有意識到問題出在自己太過急功近利,而是認為地方選得不對,於是就換一個地方將種子重新種下。可不到三個月,他又開始抱怨搖錢樹怎麼還是長不出錢來,於是又換一個地方……如此反複,很長一段時間過去了,他依然兩手空空。
古語有雲“欲速則不達”。頻繁跳槽的人會為自己的目光短淺付出沉重代價:由於疏於經驗積累,往往跳槽越多,待遇越差;而企業在招聘時,也會特別留意應聘者的履曆,如果應聘者在短時間內頻繁跳槽,通常都不會被錄用。
腳踏實地,與企業一起成長
在企業,最受歡迎的是能夠在一個崗位上默默耕耘、深挖潛力的人。
華為老總任正非曾寫過一篇非常有名的《致新員工書》。他在文中寫道:機遇偏愛踏踏實實的工作者。……公司永遠不會提拔一個沒有基層經驗的人做高層管理者。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每一個環節對您的人生都有巨大的意義,您要十分認真地去對待現在手中的任何一件工作,十分認真地走好職業生涯的每一個台階。……踏踏實實地一點一點地去做,不要嘩眾取寵。
很多人之所以平庸,是因為腦袋裏的雜念太多,希望一來就受到領導的重用,但這隻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其實,隻要安下心來紮下根,用五年甚至十年去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夠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做出讓人驚歎的成績。
20世紀90年代初,我的一個大學同學張某被分配到一家國有企業。由於企業效益不好,過了幾年又趕上下崗分流,張某就下崗了。為了生存,他隻好到一家民營企業工作,做質檢員。
當時這家民營企業也是剛起步,工作條件很艱苦,員工不但要經常加班,工資也不高。當時與張某一起進廠的還有九個人,可一個月後就走了八個。一年後,另一個人由於其他廠子每個月能多給200元錢也走掉了,隻剩下張某還在堅持。
雖然張某每天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測量產品是否合格,如果產品不合格,就將其退回車間反修,但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不僅會思考怎樣提高質檢效率,還會考慮其他部門的事,比如產品合格率、管理規範等。
機會隻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三年後,他的機會就來了——質檢部經理因故調離,企業需要一位新的質檢部經理。企業管理層聚在一起討論人選時,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張某,覺得他工作勤勤懇懇,又肯動腦筋想辦法,於是張某順理成章地當上了質檢部經理。
這家民營企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從最初的活動廠房、一條生產線,發展成為一家員工數萬、產值數十億的上市公司,而張某作為公司的元老也一路高升,最終做到了副總經理的位子,收獲了他所有想要的一切——他是我們班上最早有房有車的人,也是目前為止我們班上發展得最好的人之一。
我經常在培訓中提及這個案例,就是想告訴大家:隻要堅持,與企業一同成長,就有可能最終收獲成功。
我以前曾被一家企業邀請做培訓。當時這家企業有一批與企業同齡的老員工。雖然他們已經堅守了十幾年,但企業的發展還是不太理想,於是他們中的一些人開始出現萎靡、失望情緒,總之充滿抱怨。對企業目前正在爭取的一個項目聽之任之、不為所
動。於是我對他們講:“隻要企業爭得這個項目,企業就能重生。既然你們都已經堅持了十幾年,為什麼不可以一如既往地再繼續支持幾年呢?也許就是這最後一點堅持,大家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
人生很短暫,職業生涯的黃金期一晃就過,所以員工不要一不如意就跳槽走人。古人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在企業裏,收入高且穩定的人,往往是在企業裏工作了很長時間且對工作兢兢業業的人。所以要堅信一分汗水一分收獲,要耐得住寂寞,甘心十年磨一劍,與企業一起成長。
忠誠,對企業不拋棄不放棄
責任寄語
在企業困難時忠誠於企業,承擔更多的責任,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多的鍛煉。企業渡過難關後,你一定會成為企業最為倚重的人才。
員工與企業是共生關係。如果把企業比作是一條航行於驚濤駭浪中的船,那麼員工就是船上的水手,一旦上了這條船,員工的命運就和企業的命運緊緊拴在了一起,需要所有員工全力以赴把船劃向成功的彼岸。否則,船翻了,員工也不可能獨生。
但有些人隻願意與企業共富貴,卻不願與企業共患難,往往在企業遇到一點點暫時的困難時就開始沉不住氣,選擇退縮,另謀他職。其實,他們忘記了一點:在企業困難時忠誠於企業,承擔更多的責任,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多的鍛煉。企業渡過難關後,他們就一定會成為企業最為倚重的人。
麗麗的學曆不高,長相也很一般,幹的又是跑腿打雜的助理工作,所以在公司裏顯得極不起眼。
雖然職位低微,但麗麗卻懂得“公司好,自己才會好”的道理,所以總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積極為公司盡著自己微薄的力量。
在公司工作了兩年後,公司因資金緊張出現運營困難,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下來,於是員工紛紛跳槽。
麗麗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為此心急如焚。為了挽救公司,她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就公司正在運作的一個項目做了一份改進報告。第二天,她鼓起勇氣走進老板的辦公室,直截了當地問老板:“您認為公司已經垮了嗎?”老板很驚訝她的舉動,但還是堅定地否認了。
“既然沒有,您就不應該這樣消沉。現在的情況確實不好,可公司不是還有一個正在運作的項目嗎?隻要好好做,公司就可以重整旗鼓。”說完她拿出改進報告放在了老板的桌子上。
隔了幾天,麗麗就被派去跟進該項目。兩個月後,該項目被麗麗成功拿下,挽救了公司。事後不久,麗麗被破格提拔為公司的副總經理,又幫著老板做成了好幾個大項目。
當有人問麗麗是如何成功的,麗麗的回答很簡單:“一要用心,二要忠誠。”
其實,世上有些道理是相通的。比如,夫妻雙方應該彼此忠誠,才能感受幸福。公司和員工也隻有彼此忠實,才能相互促進,有好的發展。很多人對我說:“蔡老師,我想讓自己的收入高一些。”我總是說:“隻要願意跟著企業一起幹,在企業經營困難時不拋棄不放棄,當企業渡過了難關後,你的能力也準備好了,觀念也到位了,你就會是企業頂層中的一個。”
既然已經選擇了,就不要輕言放棄,當公司出現經營困境時,隻要大家一條心,就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當困難被克服後,輝煌的明天一定會降臨在你的身上,你的職業道路一定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