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不必去車間現場,隻要瀏覽一下該車間的生產統計報表,從其中的生產性指標和物料、能源的單位消耗等實際完成的數據中(累計的,不是一時一日的)即可大體上掌握其紙機的生產狀況和管理水平以及其生產潛力所在。這裏所說的生產性指標應該是全行業統一的、能科學和全麵地反映紙機的抄造、設備運行、產品質量穩定與否、生產過程半成品損失的多少等情況的指標,並且最好是和國際接軌、便於國際交流的、通過和國內外的對比可以看到差距的指標。這些指標既是本企業製定生產計劃的計算依據,也是期末考核生產計劃完成情況的依據。本章就與紙機的產、質量有關的和國際通用的一些指標和含義及計算方法做一些簡要的說明。
·實際抄造量:指卷紙機上的產量。低速窄幅紙機可過磅稱重直接測得實際重量。1h的抄造量加上卷紙軸的總重量如超過3t,稱重檢斤已不便,又無在線自動檢測重量的紙機,也可用以下計算方法估算得實際抄造量。估算的方法雖不如稱量的方法準確,但尚可作為本機台進行同期對比的參考。
·理論抄造量:指在作業時間內無斷紙、無停機、無損紙回抄損失,即生產總效率為100%時的抄造量。
·作業時間:指從紙料上網時間開始到紙料停止上網為止的時間。
·日曆時間:指日曆日數乘以24h的乘積。
·運轉時間:指傳動部啟功(不論是總軸或一個分部)至停止的全部時間。
·在成紙率和成品率的計算中,子項、母項核算的口徑要一致,準確做好期末的盤點,計算中扣除期初期末半成品差額。
從以上各項指標的計算式中可以看出:
抄造率表征的是紙機斷紙的多少,抄造是否正常或正常、不正常的程度。如無此量化的指標,做好紙機的管理將是不可思議的。其他指標的作用與此是相同的。
成紙率表示的是紙機抄造的紙(即卷紙機上的產量)中有多少能成為產成品來銷售。
合格率、成品率則表示抄出的紙的質量是否穩定、有多少不能成為質量達標的紙。
總成品率是指在一定的作業時間內以100%的生產總效率生產的抄造量中淨產出多少合格品。如果在一個核算期內,抄造量無結存,也無前期結轉、總成品率即為抄造率和成品率的乘積。
上述三項關於設備方麵的效率指標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一台紙機的設備完好狀況和設備生產能力的利用以及設備的維護、管理水平,工藝和工藝管理水平,以及操作水平。
總效率是三項與產量緊密相關的效率指標的乘積。所以總效率指標能全麵反映紙機生產的總體效率,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生產性指標。三個指標效率確定後,可以據此計算和製定紙機的產量計劃,也可據此分析超產和欠產的具體原因,看到生產潛力之所在。
從以上對各項指標的說明可以看出,考察和評價紙機的生產和管理狀況隻看其產量是不夠的。例如,有的紙機由於斷紙多或因質量不穩定、損紙回抄量大,完不成產量計劃,那麼就靠提高車速或生產卷筒紙時按標準的上限掌握紙的定量來生產,以彌補產量的不足。這樣,雖也有可能完成產量指標,卻掩蓋了其效率的低下,從而不去采取措施解決斷紙多或產品質量波動的問題,使這塊潛力得不到挖掘。而且實踐表明,提高車速並不一定就能實現高產,往往會使抄造率更低。甚至造成非計劃停機頻繁,設備運轉率下降。所以要強調全麵完成計劃指標,靠全麵提高各項效率指標來實現高產和穩產。
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尚有一些紙廠在其生產統計報表中未能全麵地將各項生產性指標納入統計工作範圍。甚至有的企業隻統計產量而無任何效率指標。所以,在一定的車速、定量和時間內不曉得至少應該產出多少紙,月產量計劃的製定沒有科學的依據,產量達不到既定的目標,不知道丟在哪裏。這一現象雖然隻是個別的,多發生在小型企業,但仍值得行業主管部門的重視,應給予幫助和指導,力促其管理工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