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1)

天佑十三年,九月。

“嗒嗒,嗒嗒”的馬蹄聲響起,領頭的太監總管麵色微黃,雙目清明而蘊有一絲精明,整個因為淨身多年而柔和下來的國字臉加上敦厚稍顯圓潤的鼻與唇,顯得整個人精明圓滑,而又不失一種與人為善的溫良。他的手中一份明黃的聖旨,高舉過首。此時騎馬前行,確雙目微眯,視線下斜,似在思考著什麼。後麵跟著兩兩並排的四個騎馬的太監與一列羽林侍衛。

不多時,便來到一座大門緊閉,門可羅雀的官邸前。恢宏的朱門,圓潤突出的鉚釘,漢白玉的石獅栩栩如生,那獅目怒睜,隱隱有著百年世家的威嚴。李奇雙目看著這緊閉的大門,黯淡了的紅色,蒙塵的玉獅,蕭條冷落的門庭,目光微滯,不過片刻。再望過去,他的眼底已是一片倨傲夾雜著絲絲狠厲,唇角斜勾,整個人已不複原本的溫良。

李奇右側後的小太監驅馬上前,進到李奇馬身一半的距離,屈身,恭敬的請示:“大總管,這鎮國公府大門緊閉,歐陽老元帥,哦,鎮國公,多年臥病領不得兵,唯一一個後人,這個嫡小姐聽聞也是個有些子癡傻的,而且老國公當年又得罪了當今聖上,這些年旁的親貴,輕易不敢上門,今日,咱們雖是奉了皇命,但···看著這府門,奴才在這青天白日裏就覺得有些發怵······”:

不待他說完,李奇淡淡的開口,略略尖細的嗓音上揚,聽不出什麼情緒:“咱家心裏,自有計較,你隻速去通報便是。”

聞言,小太監不敢多說立即下馬,走向那朱紅大門。不知為何,每走一步,他的緊張就加劇一分,似乎他麵對的仍是當年權傾天下的兵馬大元帥的府邸。略略定神,他輕敲幾下門,沒有反應;略加重的敲了門,仍是沒有反應,隻得清清嗓子,喊道:“快快開府門,皇上有旨降於鎮國公府!”

如此幾番,一頭發花白,須髯垂胸,著土黃粗布直裰的清瘦老頭才艱難的打開大門,僅露出上半身,看到小太監時微微驚訝,爾後急忙拱手作揖,醇厚滄桑的嗓音緩緩道:“這位宮人,不知有何事於府上?容老朽向老太爺稟報一聲。”

小太監急忙說道:“聖上寬厚仁慈,降恩於鎮國公府,還不快快稟告了去。”

老頭微怔,又忙忙再向李奇作揖道:“請各位稍候片刻,待老朽回稟。”說完,將朱門掩上,退入門後,便急急向歐陽老將軍,也就是鎮國公的房間走去。

再說這廂,小太監看著朱門被掩,有些氣急,轉身向李奇,等候指示,李奇隻說:“等著便是。”臉上沒有表情。

左後的小太監由著這同僚賣弄了好一陣好兒,也忍不住,終於向李奇討好的說:“這鎮國公府怎敢如此怠慢您,且不說我等是奉了皇命,就是總管您紆尊降貴的來這麼一次,也是他們的造化。他們真好大的架子,指望還和當年一樣,‘一門兩歐陽,女兒傾宮牆麼’,哼。”

李奇沒有吭聲,隻是緊緊盯著大門,黝黑的眼睛不知在想些什麼。

府內

老管家林越急急向這鎮國公府的主院凝暉堂,也是如今的老鎮國公,曾經的天下兵馬大元帥,歐陽老將軍居住的院子趕去。疾走幾步,原本似是看著老邁體弱的林越,竟不禁用上幾分輕功!

來到院前,林越揮退門口侍立的護衛,躬身輕叩房門,聽得一聲威嚴的:“進。”便極恭敬的推門而入。

置於掛滿兵器的牆壁之前的烏木書桌後端坐著一位老者,年過六旬,眉目英武,臉部輪廓剛硬,麵無須髯,虎目堅鼻,泰半已染的霜色的頭發依舊一絲不苟的梳成簡單的發髻。自是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如今隻端坐於書桌之後,便無端的讓人覺得他是端坐於兩軍交戰的中軍帳中,運籌帷幄。這便是如今的鎮國公,當年的天下兵馬大元帥歐陽啟!

疾走幾步,林越躬身立於書案之前,眉頭緊蹙,“老爺,門外有宮人前來降宣旨。寧王即位後這些年,雖對我國公府不滿,但也不敢輕易處置,十幾年來一直不聞不問,如今突然有旨意,也不知他打的什麼主意,應當好生應對才是。”

鎮國公歐陽啟聞言,眉毛擰緊,手中不自覺的將書緩緩放下,嗓音微沉,“我歐陽氏於那場浩劫後偷安十三載,已是不易,如今,歐陽氏終是難逃一亂,十三年前欠的,也都該來討了啊”。

------題外話------

咱第一次寫文哦~歡迎大家多多指正,咱會認真思考大家的建議~期待進步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