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這些,傑克斯不再執迷不悟,開始投身事業。沒想到,幾年後他成了一名成功的企業家,而又在幾年後,他成了英國成功者協會的主席。
看到傑克斯的成功,我們回頭來想想,一個人對成功的渴望,不僅僅在於對一個理想的執著,而更多是在於,能夠果斷而及時地放棄一些已經無法進行下去的路。
路到盡頭的時候,你要做和能做的隻是拐一個彎。先前的追求與不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拐一個彎,或許就會拐出另一片天地。新的方向總會出現在拐彎處機,不在此時,也許在彼時;不在這個路口,就在下一個路口。
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有磕磕絆絆。我們學會了競爭,學會了占有。而放棄則是另一種生存方式。此路不通,換一條走走,不是說條條大路通羅馬?當你以一副義無反顧的姿態艱辛地在一條路上跋涉的時候,另一條路上的鮮花正燦爛開放,那些鮮花可以是為你的。
放棄的另一種解釋是占有和競爭,學會放棄就是學會了占有和競爭。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他離開了渾濁的封建官場,這是潔身自愛的放棄;毛澤東“招了招手”,毅然離開苦心經營的井岡山根據地,這個放棄是戰略的抉擇。
放棄一種境界,它是意誌的升華,是精神的超脫。學會放棄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人生其實就是一段路,從這頭走到那頭,但是路途的中間有很多的岔路口。人要經曆了重重磨難,經過情感的大起大落,才會真正明白:學會放棄,放棄名利的追求,放棄錢財的索取,退一步,不會是永遠的失敗,恰恰可能是海闊天空。這也正是放棄一詞所闡述的內涵。
你需要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魄力才能有勇氣放棄。其實,放棄要麵對各種的壓力,或來自社會,或來自世俗。中國科學界元勳——“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在已有優厚待遇的情況下,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他毅然放棄了國外的生活,帶著“相當於五個山地師”的智慧,回到中國。這個放棄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此間他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也是冒了生命的危險,在異國他鄉忍辱負重,曆盡磨難,最終他做出了成功的放棄。如果留在美國,他必然有豐厚的物質條件,然而如果他做了這樣的選擇,沒有從容的放棄,錢學森的名字,便會如千萬留洋學子的名字一樣的少有人知,不為人知。
放棄並不是承認失敗,也不是源於遇到阻礙的退卻,它是急流勇退的智慧,激流勇進的灑脫。一味地追逐遙不可及的幻想,這是一件很傻的事。放棄來源於冷靜地沉著思考的結果,它是一個新的開始,是一個人的明智的選擇。
享受生活中的快樂
你一定聽過“自尋煩惱”這個詞,同樣的道理,快樂是自己體會的。快樂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你若對生活態度消極不振,生活就會對你暗淡失色;若是你對生活樂觀開朗,生活就以許許多多的快樂作為回報。
人生不是順水行舟,總會遇到很多不稱心如意的人和事。此時,人們往往會生出鬱悶的感覺,如此的感覺,限製了我們去感受存在於身邊的快樂。
引起我們鬱悶的人和事有多種多樣,像是我們家庭的生活水準不如別人家,不大開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如同事家的好,不快樂;老公不如人家的有本事,不高興;親人們的健康狀況不佳,這個不大好就是那個病著了,讓人心急……想到這些,你就會覺得自己的生活中滿是憂鬱困擾的影子,自己生活在無盡的煩惱之中。帶著這樣的鬱悶生活,你就沒有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的樂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