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1)

快樂,就是不迷失

很多時候,人們往往因為單純追求結果而忽略了享受生命的樂趣:如工作,如果你帶著熱情去做,而不將之當成賴以糊口的依靠,那麼重複的日子一定不會那麼枯燥乏味;再如旅行,如果你傾心留意沿途的風景,而不單單將思維限定在某個區域或景點,那麼你的旅程將變得更加輕鬆愉快……

東漢名士郭太,一次在街上行走,看見一個人肩上挑著的沙鍋墜地摔破了,就上前問他,“你的沙鍋摔碎了,你怎麼連看都不看一眼呢?”那人道:“既是已破,看也無益。”一味地繾綣留戀,勉強從事,隻能徒增遺憾和無聊,而果敢、利落、勇於放棄的生活態度,蘊藏著處世躋身的大智慧。

生命不能承受欲望之重,要想使我們的人生灑脫,就必須讓我們的心靈有所放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人的麻煩多數時候是自找的,不是別人加在你身上的,所以“自尋煩惱”一詞可以用在很多人身上。

一個人的生命再長,也不會超過百年,如果你選擇了讓自己幽怨地過這一生,真是辜負了大好年華。人活一輩子並不容易,憂傷也是活,高興也是活,既然同樣是活著,為什麼還有人選擇生氣?選擇鬱悶甚至是抑鬱而終呢?為什麼不能開開心心地生活呢?

人們一心追求幸福的人生,可是往往置身其中時,反而迷失了,許多人一生隻顧追求,卻忘記了追求的目的,以至於一生忙碌卻無暇觀看周圍的風景,也無視自己已經追求到的東西,仿佛原本的目的就是為了追求而追求。就像生活中的許多人,他們在開始時追求的是幸福的生活,於是意識到想要獲得幸福的生活就要努力工作,努力賺錢,結果,很多人就在不知不覺中把拚命賺錢當做自己的追求和目的,即使幸福到手,也不在意地丟掉,到頭來,也沒想明白自己苦苦地過這一生究竟是為了什麼。

不迷失自己就不容易被瑣事所擾,就不會處處較真,於是生活便開心了,生活中便充滿溫馨的場麵和讓人高興的事情。原來快樂隻源於我們怎樣看待這個世界,我們不高興,這個世界就是黑暗的,我們高興了,整個世界也就明亮起來。當我們擁有好心情的時候,天是藍色的,雲是白色的,每個人都是善良的,即使我們身在困厄之中,也能很快地找到出路,從中錘煉自己,彰顯自己。

《你為什麼不開心》一書中提到一些控製情緒、調整心態的意見和技巧,當你因瑣事感到疲憊或因某些事而憤怒的時候,不妨看看此書,也許其中的某一篇文章會讓你有所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