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在現代社會,人們做什麼事情似乎都追求轟轟烈烈,好像隻有高調做事才能成功,張揚仿佛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然而,縱觀古今,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其表現更多的是一種低調的處世原則。事實上,相對於高調的行事方式,低調處世更保險。

孔子曾經講了孟之反的故事,以教育自己的學生。在整個軍隊打了敗仗的時候,孟之反敢於整肅軍隊列陣,並為整支軍隊斷後,可見其勇氣與才能。

但是,安全回城之後,當大家都讚揚孟之反時,孟之反卻鞭打著自己的馬,謙虛地表示:“不是我特別勇敢,實在是我的馬不超前啊。”

孟之反的勇敢有目共睹,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趾高氣揚、大彰其能,相反,他選擇了低調。在現代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具有這樣的雅量與謙卑的品格呢?低調是一種謙虛謹慎的生活態度,詩人魯藜寫道:“把自己當做泥土吧!老是把自己當做珍珠,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一個人越低調,就越能被人看重,而高調之人,則多半會為人所鄙棄。

有時,低調代表的是品質和內涵。在人生之路上,一個人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足夠的內涵,低調正是深具內涵的表現。當你經曆的事情多了,處理的事情多了,慢慢地就會懂得怎麼做人,知道什麼時候該沉默,什麼時候該收斂。

生活需要低調,為人處世,更不可不知“低調”二字。無論在官場、商場上,還是在政治或軍事鬥爭中,低調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

低調做人並不是自己的利益被別人剝奪也不發出任何聲音,自己的人格被別人侮辱也不反抗,而是忍讓為懷與忍辱負重的智慧。低調實際上就是,在條件不成熟時潛心努力,積蓄能量,蓄勢待發,為下次機遇的到來做準備。

低調的人表麵上常常給人懦弱的感覺,但低調絕不是懦弱的標誌,而是聰明、持久的象征。因為隻有低調,才能成大事,鑄就輝煌。

同時,低調雖然顯示為柔弱,但卻是比剛強更有力的生存智慧。學會低調做人,就要不喧鬧、不矯揉、不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卷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也要學會藏拙;即使你功勞出眾,也不可居功自傲。

其實不論做什麼,都不要太沉默,亦不要太張揚,要懂得動用低調的智慧,這樣你將獲得保存實力的機會,同時也能讓自己冷靜下來,看清身邊的一切,把握未來的人生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