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心照不宣(1 / 2)

說起這鹿胎膏,皇甫惜歌又想起大老爺迎娶的頭一日,她陪著幾位親王妃與郡王妃一同聊閑篇兒,端寧郡王妃陳月滿說的那些話。說是聽得京城貴婦圈子裏傳遍了平康郡主鹿場裏產出的鹿胎膏甚好,她想替眉妃討些回去用。

皇甫惜歌乍一聽沒弄懂哪個是眉妃。再一琢磨,原來說的是婉眉。於是當著眾王妃與嫵霞公主的麵兒,對陳月滿連捧帶誇道:“六嫂真是賢惠,我們家五姑奶奶有您這樣的主母百般嗬護,真是修了幾世的福德。”

之前婉眉小產,不偏不倚去想的話,陳月滿做得還算情有可緣。畢竟婉眉當時才進了端寧郡王府沒多久,陳月滿給她個下馬威也算叫她長長記性。哪有才進了那種地兒便迫不及待懷孕爭寵的?王妃不給她喝避子湯,她便給鼻子上臉了呢。

如今卻與以前不一樣了,陳月滿生了嫡長女後好久都不曾再開懷,蕭婉眉又是皇後領會了皇上的用意之後賜婚的,陳月滿到底不敢打壓太過——即便暗地打壓,表麵也要裝出賢良來。

陳月滿如今當眾拐著彎兒說出了她自己的意思,剩下的也隻能靠蕭婉眉自己了。所謂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說法兒雖說有些薄情,娘家人在子嗣這事兒上又能幫得上什麼手兒?況且她嫁的又是端寧郡王那麼一個人。

至於陳月滿另一個拐彎抹角的意思,無疑是寒磣皇甫惜歌嫁進了蕭家便帶了商人味兒,就連自己的小姑、蕭家的姑奶奶們身子不好,想用幾盒鹿胎膏也要上趕與她討要。

皇甫惜歌才不在乎這些。在座的眾位既有自己的母親又有自己的嫂嫂,自然都是偏著她的,陳月滿妄圖叫她臉上不好看,純屬白費功夫。

就像頭些年在家時動輒便與這個王妃那個宮妃吵嘴時說的話:我往後不管嫁到哪裏去,哪怕嫁個要飯的,我也是姓皇甫的,總是正經皇室血統。氣不過的,下輩子好好投胎去,不要妄圖靠著嫁人改變血統,屁用沒有。

這麼些年過去了,被她罵過的眾人還心有餘悸。這小郡主實在是太刁蠻了,罵人專往七寸上打……

再想起婚禮當天一早兒才見到淳親王妃,淳親王妃報給她聽的喜訊:婉妃有孕了,已經快滿三個月。皇甫惜歌如同頭天聽到陳月滿說起眉妃一樣,照樣當時沒納過悶來。後來緩過神來,心想還真真好笑,蕭家出了兩個側妃,她竟全忘光光。

不過這個可不賴她。由婉眉的眉妃想到墨兒,她自然想不到倒取了中間的婉字。淳親王妃便笑著揶揄她:“一瞧就沒拿自己的小姑當回事兒,若叫墨妃的話,難聽不難聽?”

倒也是!皇甫惜歌笑著點頭,又握了淳親王妃的手:“十一嫂,謝謝了……隻是……苦了你。”

淳親王妃要的就是這句話。既然必須要與人分享夫君,自然要與合適的人分享才好。有了堂小姑這句話,蕭家與洛家對淳親王的支持也就八九不離十了。至少,這是個善意的態度不是,之所以要這幾家支持,也不過是要個世家的態度而已。

皇甫惜歌一邊回憶之前的這些事兒,一邊暗自祈求,如果可能,待禹哥兒與琛哥兒長大後,遠離皇家這些事兒吧。無論帶些惡意的端寧郡王也好,還是帶些善意的淳親王也好,細究起來都不是善茬兒,若幹年後的這王那王還是一樣。

若是可能,還不如踏踏實實做個商人……做世家有什麼好兒啊,又當不得銀子花,還成日裏提心吊膽的。

皇甫惜歌一直都納悶,她為何這麼看重銀子。是因為病重昏迷時跨越九生九世的那個夢?那九生九世缺食少穿的日子也不多啊,怎麼還能導致這一輩子像窮瘋了眼似的,看見銀子就兩眼發亮?

如今細想之下她才明白。要想遠離皇室紛爭,沒有銀子萬萬不可。否則日子過起來可就艱難了。想到這裏她已經坐煩了,便想起身往兩個跨院走一走,去瞧瞧兩個哥兒也能解解心寬煩悶。

吳媽媽卻快步進來,屈了膝後低聲道:“大夫人請您去一趟……老奴瞧著大夫人身邊那瞿媽媽麵色甚是不虞,便打聽了一二,說也好叫您心裏有個底兒。瞿媽媽說,是大夫人被陪嫁丫頭氣著了。”

“謔,才嫁進來沒幾天,身邊的丫頭都有沉不住氣的了?”皇甫惜歌覺得有些好笑。可大夫人未免太弱了些吧,打死了再知會她一聲,又有什麼不可以?

她正這麼想著,吳媽媽提醒了一句:“大夫人畢竟是新媳婦,又是三爺的繼母,聽聽她什麼意思再幫她處置奴才也不遲。”

皇甫惜歌一愣,轉瞬也就明白了,笑對吳媽媽說聲我知道了,便喚著花黃與防風隨著她一同往大夫人的小院兒走去。

大夫人章氏一共陪嫁過來四個丫頭兩個媽媽,四個丫頭是兩個一等兩個二等。一等的這兩個,一個便是阿四家的說過的那個路上撿來的、大夫人打小兒當妹子般養在身邊的桂萍,另一個也是十來歲便進屋服侍她的。若說惹怒了大夫人,這兩個倒不大可能,極有可能是章家姨娘在她出門子前給安排這兩個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