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假期的第一天,作為油菜花節主會場的朱鹮之鄉洋縣,回老家祭祖的本地車輛和來洋縣看花的外地車輛把這小小的縣城堵的水泄不通,從西漢高速一直堵到縣城,宛若一個巨型的露天停車場,我第一次體會到了首都人民堵車時的痛苦。
下午5點多,我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喂,你好,是朱鹮保護局嗎?這裏有一隻朱鹮受傷了,你們趕緊過來搶救一下。”“在什麼地方?”我趕緊問,“勉縣新街子鎮”“什麼?勉縣?麻煩您給我發張圖片看看是不是朱鹮。”最近幾年,隨著朱鹮數量的增長和活動範圍的擴大,有不少地方群眾不能正確辨別朱鹮,反而把白鷺認成朱鹮,勉縣那麼遠的地方,朱鹮活動和分布很少,以前就沒有這方麵的記錄,如果認錯了白跑一趟,代價就太大了。當看到這位熱心群眾發來的三張照片和一段視頻後,我還是很吃驚的,這隻可憐的朱鹮斷了翅膀,正在苦苦掙紮。我趕緊給這名熱心群眾打去電話:“謝謝您提供的信息,我們這就過去,還麻煩您現在幫忙照看一下朱鹮。”在辦理好用車程序後,我及時聯係小閆和蘇站。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鹮的搶救必須是第一時間奔赴現場。
車是從下午6點左右從縣城出發的,沒走多遠就加入了堵車的隊伍,時間一點點在過去,車卻一直止步不前,偏偏這時又下起了雨,隻有幹著急。車走走停停兩個半小時後,終於上了高速,然後一路向勉縣奔去。
到達事發地點已經是晚上十點,熱心群眾李女士將我們帶到她家中的柴房裏,受傷的朱鹮正安安靜靜地臥在一個泡沫盒子裏,它的身下墊了一件舊衣服,看起來很溫暖,當我查看到朱鹮的傷口時發現朱鹮的翅膀是被紗布包紮了的,而且傷口也做了消毒處理,做的很細致。原來,李女士是漢中某醫院的護士,有著很高超的外科治療技術。
據了解,李女士清明節放假回老家和家人去祭祖,回來的途中在農田邊的水渠中發現一隻受傷的鳥,她發現這隻鳥長得很奇怪,全身灰灰的,而與此同時,天空中卻有另一隻鳥展開紅霞般的翅膀,在他們頭頂一邊盤旋一邊哀號,那聲音很是淒涼。李女士怔怔地站在那裏,看著這隻翅膀受傷的鳥,一旁的父親對她說:“我們還是走吧,你看這鳥身上在流血,也不知道這鳥身上有沒有細菌或者傳染病。”李女士也準備離開,身邊的女兒團團卻突然放聲大哭:“媽媽,你救救它吧,你看它那麼可憐的,求求你了。”李女士和父親被小團團的哭聲感染了,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的責任感也湧上心頭,他們把這隻鳥救了回去。李女士和她母親一起把這隻鳥身上的髒東西弄幹淨,用吹風機小心翼翼地吹幹被打濕的羽毛,用碘酒和酒精對鳥的傷口進行了止血和消毒處理,用紗布對受傷的翅膀進行了包紮。同時,善良的李母還給這鳥喂了一些溫開水和幾片生豬肉片,並且還找了一個舊衣服把它包了起來。
簡單處理後,李女士用手機向親朋好友求助,讓大家幫忙看看這是什麼鳥,有個朋友在朋友圈告訴她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鹮,她用手機搜了一下朱鹮的圖片,發現果然一模一樣,於是趕緊聯係相關部門。第一個電話打到勉縣有關部門,沒人接聽;第二個電話打到漢中市相關部門,對方告訴她,這不歸他們管;她在網上搜到朱鹮保護局的電話號碼後,就把電話打了過來。
聽完李女士的講述,我對這保護朱鹮的一家肅然起敬。在他們的協助下,我們對朱鹮的受傷情況做了詳細的了解和記錄,在向李女士出示工作證件過後,我們將受傷的朱鹮放進專用的朱鹮搶救箱中,同時,向李女士支付100元朱鹮保護信息費。離別之際,我們對專業的李女士、善良的李母、有愛心的小團團和不顧黑夜打著手電筒去路邊接我們的李父一一表達了謝意。
當我們把受傷朱鹮送到龍亭保護站已經是晚上12點多了,蘇站說他還要給朱鹮喂幾條泥鰍,至於治療,隻能放在明天早上了,開了一晚上車的小閆告訴我他還沒有吃晚飯,夜都這麼深了,去哪裏吃呢,也隻能是明天早上了。不過,想著李女士一家對朱鹮的保護之情,我堅信有很多人關心著野生動物的保護,同時,我也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保護的隊伍。
這場清明時節的雨還在紛紛地下個不停,回家的路上走在空無一人的街道,卻感覺今天滿滿的全是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