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榜樣的條件
清朝人陳代卿評價:“胡雪岩遊刃於官與商之間,追逐於時與勢之中,品夠了盛衰榮辱之味,嚐盡了生死情義之道。”商人胡雪岩生活在清朝末年,先後經曆了道光、鹹豐、同冶、光緒四朝。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清廷內憂外患、國庫空虛,極需商人扶救時。因為這樣特殊的時代,造就了胡雪岩傳奇的經曆。胡雪岩取得那麼大的成就,也和那個時代的特殊性不無關係。
魯迅先生評價胡雪岩是“中國最後一位商人”,實在是因為胡雪岩造就了很多第一。他可以算是晚清第一大豪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與外國銀行開展業務往來的人,第一個被朝廷特賜二品頂戴、黃馬褂殊榮的商人。而且,胡雪岩的一生也非常具有戲劇性,由一個錢莊夥計到成為聞名朝野的紅頂商人,僅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
胡雪岩的故事已經流傳了近百年,迄今依然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其中的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單從胡雪岩經商的事跡中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非常懂得結交之術的人。胡雪岩曾經說過:“朋友多,事情當然好辦。”商人的成功,有一半是靠著人脈關係,胡雪岩有一張強大的人際關係網,這樣多的人願意和他成為朋友,自然是因為他有著過人的結交手法。
商人說的是一個利字,連結交朋友為的也是利益。當然,胡雪岩也是商人,他結交朋友也是為了生意上的方便,唯一不同於別人的就是他懂得情義結交原則。無論是對待王友齡還是左宗棠,都是一樣。情義二字,遠遠勝過了利益。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的身邊時常圍繞著很多朋友,這些朋友也為他成就自己的生意鋪平了道路。
對一個商人來說,結交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能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其實也就表示這個人的事業已經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胡雪岩除了在結交方麵有著過人的智慧外,在用人方麵也有過人之處。
胡雪岩說:“蔑簽也有用處。”他知道把什麼樣的人放在什麼樣的位置上,善於抓住別人的特點,並且能夠幫助別人隱藏缺點,把優勢發揮出來,因此也獲得了下屬的擁護。
結交朋友,與下屬之間的相處,胡雪岩都處理得恰到好處。因為本著寬厚、仁義、慷慨的做人法則,胡雪岩為自己編織了一張巨大的人際關係網。社會上各個階層、各個行業的人都願意與他做朋友。
然而,一個人想要成功,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隻具備“人和”是遠遠不夠的。
胡雪岩生活在一個特殊的年代,對他來說生活在那樣一個紛亂的年代是一種機遇,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但是,最終他的失敗也是因為這樣的一個環境。
胡雪岩的成功雖然已經成為一種曆史,但是曆史中的一些經驗在今天看來依然有著非同一般的教育意義。無論在做人還是在做生意方麵,胡雪岩已經算是做到了極致。
胡雪岩還有著非同一般的韌勁,敢於冒險拚搏的勇氣,豁達開朗的人生觀,沉著冷靜的思辨能力等,所以,在人格方麵,他也有著過人的魅力。
當然,胡雪岩並不是沒有缺點,就是因為太過於要強,最終使自己成了清朝官場鬥爭的犧牲品,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生活在封建社會的胡雪岩來說,做出的成績已經讓他有資格成為那個時代的商人榜樣。對今天的人來說,在學習胡雪岩經驗的時候,自然要懂得吸收好的經驗,總結他卓越的智慧,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