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廂閣(1 / 2)

一個寬敞又豪華的圖書館內,一排排精致的書架,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琳琅滿目根本數也數不清。“作為京都最為出名的圖書館,它享有各種名譽。”

比如藏書量在全國屬於最多,書的種類和內容最廣,社會各種名流才子的到訪,使得它的名氣走向巔峰,

它就是京都大學中的“西廂閣”。

而在這所著名的圖書館中,“卻隻有一名大約二十歲的青年,腰杆挺的筆直,極其標準的坐在凳子上,其雙手還捧著一本厚厚的書籍,正目不轉睛全神貫注的看著。”

這名青年帶著一副黑框老舊的眼鏡,身上穿的衣服也比較樸素,還有些泛白,仿佛已經穿了很久,顏色都已經被洗的掉差不多了。他模樣算不得有多帥,隻是算得眉清目秀而已。隻是加上他看書時,那種呆呆的木訥,他整體給人一種書呆子的感覺。

他的名字叫趙甫,今年20歲,今年大二的學生。

一年前以全國最高的分數,考入作為華夏最為著名大學,“京都大學”。他看似很優秀,是一名令人舉目的天才,“可他並不那樣以為,他隻是貧苦農村家出來的孩子。深刻的體會到隻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他明白自己不是出於一個顯赫權貴家庭,父母並不能給予,他怎樣的財富和權力。唯一能做出改變的隻有自己,“也更明白自己並不是什麼天才,他隻是比普通人更加努力而已。”

趙甫渴望的能改變命運,希望自己以後能賺很多錢,來照顧在農村中勞苦務農的父母,讓他們不用在辛苦勞作,專心享福就可以了。

一想起白發蒼蒼,皺紋滿麵的二老。明明隻是四十幾歲,卻像六十幾歲的樣子,這都是累成的。他們每天省吃儉用,甚至生病都不去醫院,“把節約下來的錢,都送自己讀書。”

想的這裏,趙甫雙眼感動的有些濕潤,這使他不得不努力發奮讀書,“來感恩回報父母。”

這世上最偉大的是親情。來源於血脈,無法切斷,還有無盡的關愛,最無私的付出。

……

叮……叮……叮

此時圖書館內傳來一陣清脆的鈴聲,“這是圖書館關門的時間。”

正全神貫注的趙甫,被驚醒過來,輕輕抬頭,發現圖書館已被黃昏鋪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此時的圖書館顯得十分的炫眼奪目。

扶正一下眼鏡,

趙甫看向圖書館前方牆壁上,掛著的古樸大鍾,已經是下午六點。

目光有些不舍,盯著手中名叫《天啟》的書,他今天是第一次,看屬於課外的書,還是一本小說。“其實他今天也是無意的,在圖書館廢棄的書籍堆中發現的。”

當時僅看了幾眼,趙甫發現這本書,還是挺有趣的,有一些科學知識。

但這類書,畢竟屬於故事書,趙甫想了想,放棄繼續在讀這本書,“因為已經浪費一下午的時間,感覺自己應該把所有精力,都發在與學科有關係的書籍上,這類故事書隻是有趣而已。”

輕輕拿起《天啟》,慢慢把這本合上,趙甫也沒有把這本書放回,廢棄的書堆中,而是放在一個不起眼的書架上,因為放在廢棄書堆的書籍,在幾天之後,會就被圖書館丟棄,或者是慈善的名義,捐給貧困山區裏的學校。

以趙甫看來,這本書很有可能被丟棄。像這樣沒有一點名氣的小作者,寫的書,誰會去看。所以趙甫想把這書挽留下,“因為是金子,就一定會發光,也一定會有人發現,這本書的價值。”

把這本書放好,趙甫打算離開圖書館,到食堂吃飯,然後繼續鑽研自己的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