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華南地區,霓虹萬千的大城市和鬼斧神工的山水交輝相印,令無數遊人心馳神往。在人們對世外桃源的瘋狂熱衷時,一個名叫沙溪源的地方卻在叢林裏默默無聞的繁衍生息。比起那些燈紅酒綠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的景點,沙溪源可謂算得上是仙境,而事實正是如此。它的一座座尖頂的小木屋散布在叢林裏粗壯的大樹上,五顏六色的花朵在大樹根匍匐蔓延。在這些叢林的中間有一棵巨大無比的古樹,樹上住著一個最年長的尊者。溪水圍繞大樹一圈後靜靜流淌開來。在大樹的西北方向有一個巨大的石台,石台有八個角,因而起名為八角台。八角台每個角都有一尊石像,他們長年累月的在八個角上一動不動的打坐著。圍繞著沙溪源的山脈一圈又一圈,將它變成了一個外人無法涉足的世外桃源。像所有的故事一樣,能居住在這裏的都不是普通人。故事要從6500萬年前開始說起。
6500萬年前,仙魔之間掀起了空前絕後的戰爭,這一戰爭持續了將近兩個世紀之久,最後兩敗俱傷,魔獸恐龍從此消聲滅跡,仙也瀕臨滅絕,僅剩八個隱逸世間。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龍梭,為當今僅存的一個古仙。他皮膚白嫩,冷若冰霜,不苟言笑,眼裏卻透著似水的柔情光芒。他身上的那套鎧甲似乎從那次大戰開始就沒有脫下過。師傅臨死前的囑托,一定要把魔獸消滅,要保護大家,決不能再讓蒼生受盡苦難。“答應我,不要放棄你的仙魄,如果你不在了,就沒有人能引領大家了?"龍梭是師傅最得意的弟子,也是智慧的化身,除了他,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資格住在那棵蒼天古樹上。師傅死前的懇求,造就了龍梭千萬年的遺憾。還記得那年穀雨,一個叫鶴蘭的女子近乎絕望的站在龍梭麵前,梨花帶淚的問他:“我最後一次問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度化成人,生兒育女,像普通人那樣接受輪回?”我願意,這三個字幾乎就要脫口而出,可是他忘不了師傅的遺願,忘不了大戰中血流成河的慘狀,更忘不了那橫屍遍野的悲哀。如果他度化成人,然後生老病死,誰有他這樣的能力來引導大家?誰可以守衛家園?鶴蘭啊鶴蘭,他在夢裏無數次念叨她的名字,無數次夢見她沒有賭氣嫁與他人,無數次夢見她又哭著問他願不願意和她一起。曾經患難與共的八個古仙,現如今就剩龍梭一個。他抱憾了千萬年,寂寞了千萬年,也守護這一方淨土千萬年。在沒有你的日子,即使風平浪靜,即使鳥語花香,而我心裏永遠都是漆黑一片。我不後悔自己做下的選擇,隻是每每想起那些有你的過往,我便覺得我不再是我,後來才發現,原來在你離開的那一刻,我就已經靈魂出竅了。
鶴蘭是八個古仙之一,她深愛著龍梭,龍梭又何嚐不是呢。在龍梭決定遵從師傅的遺願,不願淪為棄仙之後,鶴蘭就心碎著賭氣和他人一起度化成人。在鶴蘭像個普通人一樣死去的那一天,她麵帶微笑,眼裏卻滿是缺憾,或許她後悔自己當初意氣用事,後悔沒有堅持下去,如果她堅持了,說不定龍梭會改變初衷吧。多情的女子總是命運多舛。
仙人和普通人一樣擁有愛,所以他們也會和普通人一樣願意為了愛而付出,甚至不惜失去長生不老,失去仙魄,於是他們在尋找到自己心中所愛後就會度化成人。在失去處子之身的同時也會失去仙魄,但是依然擁有仙術,隻是隨著年齡的遞增,仙術會急劇減弱,最後不得不像凡人一樣陷入輪回。他們被稱之為“棄仙”。棄仙生下的孩子繼承了父母的仙魄,但是仙術尚弱。教育這些孩子的嚴峻任務就落到了龍梭和幾個追隨龍梭守住仙魄的後仙肩上。這些後仙大多已經上了千歲,其中有幾個是修行了上千年才變化成人形的靈獸和植物精靈,他們曆經劫難才修成人形,自然不會為了兒女****而放棄仙魄。這樣也好,至少,龍梭不再是孤獨的一個。真的不孤獨嗎?那為什麼每逢窗台下那盆蘭花盛開,他總是聚精會神的看著,看著看著就眉頭緊鎖?再給他一次機會吧,也許他真的會像鶴蘭想的那樣改變初衷。會嗎?真的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