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人間是場煉獄(1 / 2)

故事一開場,主人公失憶並不知道自己是誰。有人給了他名字、父母和工作,以及他過去碌碌無為的表現,他懵懂地接受,卻毫無印象。對生活充滿了懷疑,卻又順理成章。他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事,光怪陸離恐怖的聯想,有幫他的美女,害他的舊友。內心的欲望和善良也在掙紮。他始終並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但那種被人反複利用和背叛的感覺是無法抹殺的,他有想過報複甚至自我毀滅,卻始終掙脫不了那種牢籠的感覺。真相明明越來越明晰,卻隨時會告訴你新的懸念,推翻之前。他到底應該相信誰?連自己都不信的世界,誰不恐怖?劇情就這樣一直推導下去,上卷解答了他到底是誰的問題。但貌似一個龐大的陰謀才剛揭開了冰山一角。主角拋卻了保護自己的女郎莫妮卡,踏上美國的尋求利益之路,魔鬼在歡笑,姑娘在哭泣。他始終迷惘,卻又躍躍欲試。然後劇情突飛急轉,在美國的故事,比大陸精彩百倍。他剛要用冒充的身份去接近世界首富(高建國),就發現安排自己接近欲望的領路人被人謀殺(常青),他被人陷害關進了肖申克監獄,裏麵遭遇了各種奇特的怪人,他完成了自己的升華,決定寧死也要越獄還自己清白。在整個對決過程中,他愈發感覺得到自己的力量,不斷變強,越接近陰謀的核心,他越過迷惘。卻能更用力地擁緊愛人,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一個男子漢該有的正義和拚搏!

如果說上卷《我是誰》讓人感受迷惘,代入一個人人恐慌、想起內心敏感自己的主角。那麼中卷《複活夜》預示著主角的覺醒,“複活”,是一個英雄必然要經曆的成長階段。洗盡鉛華,高能也好,古英雄也好,都不再隻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宅男,而是扛得下承諾的男子漢,足以對抗更恐怖的陰謀。所以《人間》剔除懸疑、社會、批判等諸多寫作元素,我更喜歡把他看成一個男孩的成長史。不經曆風雨,看不見彩虹。其實人類是擁抱不到彩虹的,隻夠看到迷人的風景。但為了這樣的精彩,再多苦難也不重要。是男人都挺得過去。我想這才是作者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

男人,可以粗糙,但不可以退縮,遇事堅強,成為可供依靠的力量。這也是吸引我們閱讀下去的終極理由。我們期待這樣的雄性美出現,不是霸道,而是不屈。扯遠了,再回到閱讀觀感上。看上卷的時候,其實我很疼痛,那種迷惘失措的味道,能讓年輕人感同身受,有很多終極疑問,因為我們要忙著趕作業、考試、上班,已經忘記去反複問自己。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到底是誰?但不問不代表不存在。那種迷惘感,更多地轉化在失敗後,尤其是付出艱辛努力以後的詢問:我在幹嗎?我那麼辛苦背書,還不如別人考得好。我在幹嗎?我那麼努力戀愛,給她送花,還不如寶馬男追女孩來得痛快。我在幹嗎?我那麼努力地對別人微笑,別人卻連理都不理。我在幹嗎?久而久之,化為怨恨,才會有那麼多傷害和疼痛。就像《人間》上卷中要跳樓的同事,他連這樣的質疑沒辦法發出,每月的房貸都足以讓他氣短。所以他想不開就要跳樓。但被主角救下,主角告訴他:我比你更慘,我連想死都沒了力氣,因為有那麼多未解,我無從得知,我現在死一定不會瞑目。這些理由讓那個同事活了下來。而在中卷的時候,他憑自己的本事又來集團上班,並且升任銷售主任。被已經是董事長的主角賞識,年薪百萬。

其實《人間》複雜跌宕的劇情,可能僅僅講的隻是等一等。隱忍是美德,隻要你有耐心,終有報償,你如果倒下。那就不會再有翻盤的機會。上卷中好多場麵,每次接近答案。比如原來我是古英雄,而並非高能,又會發現另一個秘密,古英雄是我最討厭的藍衣社的社長……總之事事不盡如人意,卻又如此延綿發展。那些時刻刻刻的拷問,隨時摧殘人心。主角這方麵是個弱者,但當你挺到了中卷,他開始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