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渴望征服與保護(1 / 1)

張純介紹,男人的天性,由於雄性荷爾蒙的作用,是渴望征服別人,保護弱者。如果他是弱者,反被女人保護,那他的潛意識裏,一定潛藏著時刻要掙脫出拯救者手心的強大力量。

而周慧敏恰恰常常扮演著倪震拯救者的角色。如,倪震被電台停掉主持的節目,周慧敏四處奔波掙錢;把一直和母親獨自打理的生意,讓出一份來叫倪震入股等。

有人說倪震全線崩潰,需要周慧敏複出來為他撈回本錢,倪震立即強烈地反駁說:我本來無一物,何來‘全線’?其內心對拯救之反感,可見一斑。

那他為何一開始選擇了周慧敏?張純主任介紹,那是因為他當時還不成熟,還延伸著對原生態家庭的習慣性思維。他的富裕的家境,自小就給了他心理安全的感覺;而經濟上一直獨立的周慧敏,一開始也給了他心理安全的感覺。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不斷地成熟,作為一個男人,倪震開始渴望自己是強者,而反感別人的保護。征服新的女生,被小女生崇拜,給了他自己是強者的極大的心理滿足。

3,有些花心其實是心理疾病

心理學家總結了花心人的心理有以下幾種原因:他(她)還是孩子的時候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悉心的照顧和無私的關愛。卻被以愛的名義的偽愛,如控製,占有,嫉妒。

A、花心的人內心是空的,像個有磁力的無底黑洞,不斷地需要外在的事或物來填充,但總也填不滿。和一個人的地位、金錢、名譽是否高低無關,隻是這些外在條件會創造更多的機會去不斷地換人。

B、花心的人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沒有安全感,對未來充滿擔憂。

C、花心的人缺乏自信心和自尊感,缺乏內心力量。

D、花心的人不想承擔對他人的責任,采取逃避的行為方式,不斷地變換是另一種逃避。

E、花心的人總是希望得到更多的讚揚、尊重、認同和肯定。

F、花心的人什麼都想要得到,不肯放下,不停地追逐所謂的更好的。

G、花心的人在心理上沒有斷乳,沒有剪斷和父母的精神臍帶,還沒有完成心理年齡的成長,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心理成熟的人。

H、花心的人患有心理疾病,因在原生態家庭中童年曾經的心靈創傷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這是常被父母和家人所忽視的心理誤區。這些心靈創傷一直伴隨著花心的人,靠這樣的行為防禦方式,讓自己獲得虛假的自信和尊嚴,帶著一個越來越厚越來越硬的金屬麵具在人生的長河中無奈、迷茫地行走。

中年危機是花心催化劑

倪震在分手信中說,自己遭遇了中年危機,他的尋找新歡,可能是想證明自己仍是強者的表現。

心理學發現,中年期,是個人自我評價的新的重要階段。人到中年,內心深處總會向自己我仍有機會嗎?我還可以嗎?如果事業發展原地踏步,青年後生逐漸趕上甚至超過自己,心裏會感到不是滋味,自我價值開始動搖;如果人生中再有不如意之處,更會加重自我懷疑和失落感,而陷入鬱悶之中。

倪震的事業,一直波折重重,《YES!》的業務,員工領不到薪水,經常被人上門追債;他當主編的健康雜誌《生命力》不能如期出版,銷量也不理想;一向有才子之稱的他,文字工作也陷入停頓,為《星島日報》撰寫的專欄,隻寫了三個月忽然停筆等。

心理學認為,人在中年危機中,總會不自覺地尋求新的突破,以肯定自己的價值,尋求新的人生意義。而倪震的新戀,在潛意識中,可能就有尋求突破的意思。

上麵所有這麼多分析,其實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自製力不夠。男人想要改掉花心的毛病,就必須提高自己的自製力。當你控製不住自己的時候,想象背後的女人為你付出了多少,想想她溫柔的笑意,也許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踏上回家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