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箕豆相煎(1 / 3)

縣委擴大會議發生那次爭吵後,黃英便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抓改組派的問題。一個深冬的夜晚,隻穿了薄棉衣的黃英,在龍門岩一家農戶的宅院中不停地走動著。

“黃書記,特委派人來了!”秘書長向成忽然走進院裏小聲道。

“人在哪裏?快請他進來!”黃英回道。

“快請進來!”向成向門外喊了一聲,門衛隨即領著兩人到了院子中。

“黃書記,我是特委的盛年金。”來人自我介紹道。

“你好啊,盛年金同誌,歡迎你到我們縣委來指導工作!”黃英笑容滿麵地歡迎道。

“談不上指導工作,我是受周書記委托,專來調查你們彙報的有關情況的。”

“好,咱們進屋談吧!”

黃英遂領盛年金來到室內坐下。此室內是板壁木屋,裏麵有一床一桌和幾把椅子,這是黃英的臥室兼會議室。桌子上有盞油燈,將室內照得亮堂。

兩人在燈前坐下,寒暄了幾句客套話之後便進入了正題。

盛年金道:“你認為賀文慈是改組派,主要依據是什麼?”

“根據有很多嘛,”黃英回道:“主要的有三點,一是他同情富農謝老才,二是他自高自大,目無領導,把我們縣委不放在眼裏。有多次公開與我們縣委領導頂撞過。三是軍事上冒險,聽不進縣委的意見,比如前幾天打蒼關峪,我本來是不讚成,但他堅持要去,伏擊雖然僥幸打贏了,但也暴露了我們的實力,付出了不少代價。”

盛年金又問道:“聽說軍隊上的負責人都支持他,反對給他定型為改組派,是不是?”

“軍隊上的同誌都是他的戰友,當然會袒護他。”黃英又道:“我發現遊擊隊中的習慣就是不好,他們喜歡拉幫結派講義氣,這是個更應該注意的傾向。尤其是這些軍隊上的負責人,多半是本地人,他們認為縣委與特委來的地方幹部是知識分子,把我們說成‘江北佬’,不服從我們縣委的領導,你說這問題嚴不嚴重。”

“嗯,此事確實很嚴重。”盛年金點頭道:“我沒想到這裏的問題這麼複雜,回去我一定向特委好好彙報,務必要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在特委沒拿出方案前,你可不要妄動。賀文慈等人現在掌握著軍事大權,對他的處置要特別謹慎!”

“放心吧,我們堅決聽從特委的安排。”黃英又道:“我建議特委要當機立斷,在抓改組派的問題上絕不能含糊。”

“我會向特委如實反映這些問題的,你就等著消息吧!反正特委就住在這裏,我們隨時可以通報交流情況。”盛年金說畢,就起身告辭了。

當日午夜時分,特委書記周維民在龍門岩的另一家農戶裏,詳細聽取了盛年金同誌的彙報。這周維民是四川秀山人,30多歲,出身於商人家庭,也是個讀過大學的知識分子,留著一臉大胡子,綽號就叫大胡子。周維民參加革命隻幾年時間,工作經驗尚不足,遇事肯偏聽偏信,缺乏主見。當夜聽罷彙報,周維民便產生了很大疑心。過一陣,兩人有了以下對話。

“你認為賀文慈真的是改組派?”

“沒錯,據黃書記列舉的那些事來看,賀文慈的問題不解決,以後怕是會反水反水:叛變之意。出大亂子的。”

“那就幹脆把賀文慈給抓起來。”

“我看不行,他的那些部下恐怕不服啊!遊擊隊那麼多人,弄得不好,很難收場。”

“那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

“我看隻有把賀文慈的隊伍調離,在調離中設法解決。”

“這倒是個好辦法。”周書記立刻點頭道,“我們下個命令,讓賀文慈率部去長陽進行整訓,途中解決掉他。”

“對,隻要把他們調出桑植,問題就好辦了。”盛年金同誌讚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