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20歲開始啟程,性格培養要先行(1 / 3)

“性格決定命運”,20歲開始,應該培養自己良好的性格,開啟一段人生美好的旅程。

20歲,這時的你正自卑、多愁善感、狂熱不安,請多看自己的長處,驕傲地昂起頭來,看著陽光,告訴自己:“我能行!”不要再憂鬱了,美好的微笑和開朗的心才能為你帶來一份生命的驚喜。遇到困難,別隻顧著使性子,不妨冷靜下來,用點智慧才是正道。不要膽怯,做一個敢於向前、勇於進取的人。

1.告訴自己我能行——自信

跟朋友出去郊遊,朋友走得快了點,你就以為他們在孤立你、看不起你。

跟女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總無緣無故地覺得自己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

朋友開玩笑似地提一件令你感到比較尷尬的事情時,你不會跟他說:“嘿,你這家夥,真不給麵子啊!”而是自以為巧妙地轉移話題。

在商場挑選衣服時,你總是詢問別人的意見。

穿衣服時,你從來不敢站在鏡子前。

跟一群人在一起的時候,你會離那些不如你的人比較近。

走在路上時,你總是喜歡低著頭,一聲不吭。

與單位裏的異性同事外出辦事,你經常有意無意地離對方遠一些。

在與人交談時,你不敢抬頭和對方目光交流,而是低頭或看別處。

參加舞會或步入會場,如果這時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你身上,你常常會感到局促不安。

你有時向別人詢問一些你已經確定了的事情。

如果有人問你:“你是誰?你對自己有何評價?”你重新審視自己的過去時,總是會回憶那些曾經讓你難以忘記的慘痛經曆,而不是那些曾經讓你無比驕傲或者快樂的美好回憶。那些糟糕的回憶和你認定的缺點構成了你的答案。於是,你的表現就像失敗者一樣垂頭喪氣,毫無生機。

看看自己,像什麼呢?其實,你就像裝在套子裏的人,你做事情總是躡手躡腳,你在別人麵前抬不起頭來。你對自己的評價還停留在過去的那段時間裏,你非常自卑地感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太大。如果就這樣比照下去,你的人生就注定是失敗的命運。

自卑,是因為自己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力量,總有一種無力感,做什麼事情總是自暴自棄,什麼都要依賴別人,結果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都做不成。

自卑銷蝕你的鬥誌,使你的心理失去平衡,是加速你衰老的催化劑。自卑常常伴隨著怠惰,這往往是為了替自己在有限的目標中苟活下去作辯解。自卑是如此影響你的生活,阻礙你接近成功。

黃麗華從一家並不出名的專科大學剛剛畢業。一天,她在人才交流會上看到沃爾瑪招聘20名業務代表,指明要名校畢業生,並且還得有5年以上從事零售業的工作經驗。她心想:條件那麼苛刻,難怪沒人敢貿然應聘。

黃麗華審視了一下自己,雖然沒一條夠得上,可沃爾瑪公司業務代表的工作對她很具吸引力,於是心一橫,決定去試一試。

黃麗華勇敢地走到應聘席前坐下,中年主管看了她一眼,麵無表情地指了指招聘啟事:“看過了嗎?”她咬了咬牙,點點頭說:“我看過了,不過很遺憾,我既不是名校畢業,也沒有從事過零售工作,隻有大專文憑,還是電大。”

那位主管看了她好半天,才說:“那你還敢來應聘?”

黃麗華從容地說道:“我之所以敢來應聘,是因為我喜歡這份工作,而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勝任這份工作。”她偷偷地瞄了一眼主管,然後又說道:“如果求職者真要具備啟事上的所有條件,那他肯定不會應聘業務代表,至少是公司主管了。”

說完,黃麗華就把自己的簡曆遞了過去。然而,令她深感意外的是那位主管竟然沒有拒絕,而且微笑著收下了。

第二天,黃麗華就接到了錄用通知書。後來她才知道,那些苛刻的招聘條件隻不過是公司故意設置的門檻罷了。其實,主管通過與黃麗華的談話,就看出她不僅具有勇於挑戰困難的信心與勇氣,而且具有分析問題的能力,而這正是公司所要進行的兩項測試。

黃麗華應聘的是業務代表,這種職業每天都要與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如果黃麗華在看到招聘啟事後就被嚇退的話,她哪裏還有勇氣去敲開一個個商家的大門?

其實,在很多時候阻礙你前行的,既不是自己的實力,也不是那些所謂的條條框框,而是你內心的自卑。隻要你鼓起足夠的勇氣,戰勝它,那些條條框框就不複存在,一切困難也會隨之消失。自卑並沒有你所想象的那麼可怕,抬起頭,經常跟自己說:“我真棒!”告訴自己:“我能行!”驕傲地繼續向前,一定可以走出自卑的陰影。隻有走出你的自卑,擁有自信,你才能成為生活中真正的強者。

2.年輕的心不再憂傷——開朗

憂傷是一種負麵情緒,經常思考那些讓人憂傷的事情的人,心態會越來越低迷,性格會越來越軟弱。別說做一番事業,就連最基本的生活都會感到厭倦。

當一場大雨毀了你的烤肉大餐時,你便以為大雨隻會降臨你家的後院,並為此沮喪不已。

當飛機在跑道上誤點了45分鍾,免費軟件下載了80%的網絡就突然斷線,一場重要球賽的票賣完了,在一家餐廳等半個小時才有座位,你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歎:“我怎麼這麼倒黴!”

你把每一件不如意的事情都私人化,似乎永遠都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在你憂傷的眼睛裏,永遠隻看到一個半空的玻璃杯,相信黴運正滲透在你人生的每一個領域。

當憂傷成為你的生活習慣,就會讓你失去與人交流的能力。而當你走到憂傷的極端,也會用極端的方式來對待自己。

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尤其是20歲的你,所憂傷的在你一生看來也許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又何苦為這些小事傷心不已,把自己弄得悶悶不樂?

19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島附近276英尺深的海下,學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課。當時,我正在一艘潛水艇上。我們從雷達上發現一支日軍艦隊——一艘驅逐護航艦、一艘油輪和一艘布雷艦——朝我們這邊開來。我們發射了3枚魚雷,都沒有擊中。突然,那艘布雷艦直朝我們開來。(一架日本飛機,把我們的位置用無線電通知了它。)我們潛到150英尺深的地方,以免被它偵察到,同時作好應付深水炸彈的準備,還關閉了整個冷卻係統和所有的發電機器。

3分鍾後,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彈在四周炸開,把我們直壓海底——276英尺的地方,深水炸彈不停地投下,整整15個小時,有十幾二十個就在離我們50英尺左右的地方爆炸——若深水炸彈距離潛水艇不到17英尺的話,潛艇就會炸出一個洞來。當時,我們奉命靜躺在自己的床上,保持鎮定。我嚇得無法呼吸,不停地對自己說:“這下死定了……”潛水艇的溫度有100多度,可我卻怕得全身發冷,一陣陣冒冷汗。15個小時後攻擊停止了,那艘布雷船用光了所有的炸彈後開走了。這15個小時,在我感覺就像1 500萬年。我過去的生活一一在眼前出現,我記起了做過的所有的壞事和曾經擔心過的一些很無聊的小事。我曾擔憂過,沒有錢買房子,沒有錢買車,沒有錢給妻子買好衣服。下班回家,常常和妻子為一點芝麻大小的事吵架。我還為我額頭上的一個小疤——一次車禍留下的傷痕——發過愁。

多年之前那些令人發愁的事,在深水炸彈威脅生命時,都顯得那麼荒謬、渺小。我對自己發誓,如果我還有機會再看到太陽和星星的話,我永遠不會再憂愁了。在這15個小時裏,我從生活中學到的,比我在大學念4年書學到的還要多得多。

看了這個在潛艇上服役的軍人的自白,你是不是覺得,為那些小事憂傷根本不值得?

太陽每天都會升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年輕的你,為什麼要憂傷?

保持自己的本色。唱你自己的歌,畫你自己的畫,做一個由你的經驗、你的環境和你的家庭所塑造的你。不管怎樣,你都得自己創造自己的小花園;不管怎樣,你都得在生命的交響樂中,演奏你自己的小樂器。

經常微笑,用笑容照亮自己,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讓自己的笑容暗示自己,也幫助他們了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世界是充滿歡樂的。

這些都能幫助你走出憂傷,讓自己生活得更快樂。

3.我的青春我做主——自立

青春,是一個明麗而耀眼的詞彙,而20歲的你,正處於如此燦爛的年華下,剛剛開始上演生命中最華麗的章節,對未來憧憬良多,怎麼能不渴望成為自己的舵手,引生命之舟航進另一片海闊天空?

李國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在學習方麵具有超凡的能力。他在12歲那一年,成為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學生;17歲為自己選擇了終生的事業;23歲獲得了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博士學位;25歲成為美國桑納福研究院的部門主管。1996年他30歲,已經擁有幾十項專利,發表幾百篇論文。到了31歲,他成為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100年曆史上最年輕的院士。兩年之後,也即1999年,他成為微軟中國研究院的副院長和首席科學家。與此同時,他還獲得美國“傑出青年電子工程師獎”。他是獲得該獎的唯一華人。

其實,李國東的“起跑線”不是在中國科技大學,而是在山西的一個小城。

他在6歲那年,就離開太原來到山西省最南端的一座小城,跟外婆一起生活。

外婆經常告訴這個幼小、聰慧的孫子要獨立,不要依賴別人。像大多數孩子一樣,國東小時候也愛看連環畫。他看不懂就要外婆講,外婆卻說:“你要認字,認了字就不用求別人講了。”外婆經常念叨的一句話是:“隻要是知識,什麼都可以去學。”有一次,外婆還特別鼓勵他:“不要跟著學校的教材走,要跟著自己的需要走。學了加減,覺得不夠了,就學乘除,不用管它是幾年級的課程。”

國東就這樣度過了他的童年,其間還進行了無數次的獨自旅行。媽媽和繼父住在太原,外婆住在運城,奶奶和姑姑住在西安,伯父住在北京。這孩子從記事的時候起,就在這些城市之間跑來跑去,從來都是獨來獨往。“在我印象裏,小時候就是到處跑。”他在多年以後回憶說:“我從小就很獨立。”他還記得,7歲那年坐著火車走了一千多千米,去西安奶奶家。到達西安的時候天色漆黑,還下著雨,卻沒有人到車站來接他。他獨自一人摸到奶奶家,也不害怕,還覺得本來就應當如此。

“我小時候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就是把自己放在一個更適合自己的位置上。那些在父母無微不至的嗬護下長大的孩子,小時候學不到這一課,長大了還是要學的。因為他們不可能一輩子都得到別人無微不至的嗬護,也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處在眾星捧月的位置上。”

像小國東一樣,20歲的你要想飛出父母的翼護,搏擊屬於自己的重霄九天,實現“我的青春由我做主”,在未來獲得成功,心中首先要確立的一個觀念便是:我不需要無微不至的嗬護,我能獨立。自立,是實現“我的青春我做主”的第一前提。

一個人生存於天地之間,自立自強是人生得以立足的根本,也是人獲得成功的根本。陶行知曾經寫過:“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漢。”在這個紛繁複雜、瞬息萬變的世界上,你能依靠誰?有著血緣關係的父母都不可能依靠一生一世,更何況他人?隻能是你自己。

如果你的父輩很富有,作為子女的你應該明白,想要一輩子靠父母留下的財富享受幸福生活是不現實的,財富總有花完的那一天。與其接受父輩給予的財富,還不如學會父輩獲得財富的本領,獨立地去為自己創造財富。

如果你的父輩不富有,那更得靠你自己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依靠他人、他物,隻能使你的前途一片黯淡;依靠自己,即使路再遠,再荊棘載途,隻要自己去走,勇敢地去披荊斬棘,也一定能走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