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機甲的骨架部分,全是使用的亞素鋼,重量在最大程度上降到了一個正常人一半的體重左右,更重要的是,因為亞素鋼的緣故,在組裝時,它可以實現極速記憶組裝,前前後後不超過十秒,適用於各種突發的逃生情況。在機甲的胸部正中央,我還安置了一個儲存終端,以方便儲存機甲的各部分部件,當然,這些都並不算什麼,重點是她的外甲殼,由於要滿足高靈活性的要求,機甲的外甲殼製造,全是采用的流紋狀格式,以方便飛行時將碰到的空氣阻力降到最小,從而一定程度上提高靈活性和速度。說到速度,還有一點要提到的是,維納斯的飛行裝置,是安裝的最輕,同時也是最容易控製,速度最快的高壓液輪推動器,它的速度不出意外的話,如果是在逃生的情況下,可以達到5/4倍音速。
隻要不和空間跨越比,一般情況下,很少有機甲的速度可以達到那個程度。”我將目光定格在眼前,震驚的聽著費曼的解說,如此清晰,如此真實的去接觸機甲,這還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著投影中的那抹紫紅色,我怎麼能不激動。如果這些東西,真的可以大規模的製造出來。那對付機器人和半融合人大軍,絕對有一搏之力。
“傻眼的吧?小鬼,嗬嗬,我和你說,其實真正令人激動的東西,還沒出來呢!”費曼一邊笑著,一邊故弄玄虛的說道,笑容牽動著臉上的皺紋,老師的眼睛眯得仿佛成了一條線。
“還有?”我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如果說阿瑞斯lx和維納斯足夠讓我驚掉下巴了,那費曼口中所述的那個真正令人激動的東西,又該是一種怎樣的存在?我吞了吞唾液,想都不敢多想一下。隻得雙眼定定的瞧著屏幕上方。
“這才是戰爭中所需要的大數目存在。”費曼點開屏幕上的文件夾,頓時,又一組圖片投影了出來,進入了我的視野之中。
仿若盔甲一般的外殼,體積大的恐怖。巨型不知道是以什麼為能量輸出的能量槍,以及,足以將一個正常人全數包裹著的防禦層和數據網。
“這是……外骨骼嗎?”我不確定的問道,目光轉到費曼的身上,等待著後者的回答。
“外骨骼?是呀,不過這可不是我們尋常所見的那些普通的外骨骼。和它相比,那些東西簡直就是一堆破銅爛鐵。”
“我稱它為風行者,和一般的外骨骼相比,風行者身上,幾乎每一處,都是創新。一般的外骨骼,區域控製數據網,都是安置在頭盔甲內部,我們在外骨骼裏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被它的電子瞳孔所傳入的,然後與使用者的視覺係統相連接。那樣,我們才能看到外麵的東西。有些麻煩,但這卻是所有外骨骼製造的傳統。在風行者身上,我們拋棄了傳統的方法與路線。現在你看到的這個數據網的模型圖,幾乎將整個外骨骼都包括在內。毫無疑問的,那樣的話,弊端也同樣得到了放大,但我們采用的是備用數據管理,這一點,有點兒類似於電學中的並聯。即使一方的數據係統出現了故障,但也不至於讓整個數據係統都癱瘓。在視覺方麵,我們依靠的載體,也不再僅僅是那兩個電子瞳孔了,在機甲的前前後後,微密之中,總共分布有50個微型電子眼。360度無遺漏的將外骨骼四周的情況記錄得清清楚楚,然後再利用彙成技術和全息意識連接,與使用者的視覺係統結合在一起,用類似於全息投影的技術,可以讓使用者毫無遺漏的清楚四周的一切動向。
當然,這些都並不代表什麼。作為外骨骼,更重要的還是它的實戰性能。和以往的控製手段相比。風行者身上,我們采用的是全方位意識控製和輔助必要物理控製,真正讓使用者體會到,駕馭外骨骼,如同穿衣服一樣,毫無壓力,風行者作為全新的一代外骨骼,靈活性自然重要,和之前提到的維納斯相比,風行者幾乎可以說是外骨骼中的芭蕾舞者,我之前說過的,要真正做到穿外骨骼如同穿衣服一,樣毫無壓力的同時,還要讓人方便控製。風行者幾乎可以滿足這所有的要求。由於是係統式的控製,外骨骼上的外甲殼和武器,也是進行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