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英雄多磨難 豪傑初顯現(2)(1 / 3)

昏昏間蕭雄轉醒,發現自己躺在一間木屋之中,屋內掛著弓箭獸皮,似是獵戶人家。此時從屋外進來一個五十歲上下的老婦人,端著一碗湯藥,見蕭雄已醒,忙上前道:“終於醒了,快!趁熱把藥先喝了。”說著扶起蕭雄將湯藥送至嘴邊。

喝下湯藥,蕭雄想要張口說話卻是有心無力。老婦人見狀,將蕭雄輕輕放平,言道:“醒了就好,醒了就好,你先躺著我去給你弄點吃的!”說罷回身出了屋。

蕭雄此刻頭昏眼花,周身無力,四肢酸軟,未待老婦人回來便睡了過去。自此老婦人每日精心照顧飲食起居,蕭雄身體漸有起色,隻是腹內冷熱互搏之痛每日總要發作幾次,好在痛過之後便又如常人,身體還很虛弱。待精神好時便與老婦人閑聊,方知自己已入江西地界,此處喚作梅嶺,方圓百裏,共大小山峰九十九座。梅嶺腳下住著五十幾戶人家,男子以打獵為生,女子操持家務,因全村上下皆姓嶽便被人叫做嶽村。自己昏倒那日便是被村中獵戶們救下抬回的。

又過幾日,蕭雄已能下地,閑逛時發現村內房舍錯落整齊,道路筆直縱橫與尋常村莊大不相同,且男女老幼,尚武成風。一問方知:南宋紹興元年,巨寇李成進犯洪州,嶽飛率嶽家軍破賊,升神武副軍都統製,所部屯於洪州。紹興四年嶽飛揮師北伐,遺下一枝在此,平日以打獵為生漸成村落。及紹興十一年嶽飛慘死風波亭,全村上下悲慟不已,便悉數改姓為嶽,誓不忘嶽家軍。而洪州正是現下的南昌府,距此東南不足四十裏地。蕭雄深為村民忠義不忘本所感,又見村中民風淳樸,好客正直,好感日生,便有生長居此地之念。

又過十來日蕭雄體力漸複,與村民也熟絡起來,偶爾問及照顧自己的老婦人,村民隻道:原本是外鄉人,姓李,後嫁到本村,可憐中年喪夫,唯有一獨子,不想一年前進山被大蟲傷了,沒救活。蕭雄本想深問,可村民每每長歎不願多說。這日清晨,蕭雄早起來到院中,見李婆婆又在煎藥,便上前問道:“婆婆,每日裏總要為我煎藥,卻不知煎的是什麼藥啊?”

李婆婆回過頭道:“這叫半邊蓮,專治蛇毒,我看你終日腹痛想是身上還有餘毒,所以每日煎上一碗,也不知是否管用!唉!沒辦法咱家太窮也請不起好大夫給你診治……”蕭雄心知老婦人每日天未亮便起身上山采藥,為的是好讓自己清早便能喝上一碗湯藥,雖然沒什麼效果,可此心卻著實令蕭雄感動。再見李婆婆連日為自己操勞,人身形愈漸瘦弱,頭上白發也比初見之時多了不少,不由想起自己的娘親,“要是娘親還活著,此時也定會每早為自己煎藥,天天照顧起居,時不時可能還要催著自己討個老婆……”想到此處,蕭雄眼眶漸紅對李婆婆道:“婆婆,蕭雄有一事想和您商量,不知道你可願意?”

“什麼說事?說吧!不過有一事老身說在前頭,你這病還沒好,要是現在想走我可不答應!”李婆婆邊說邊看著蕭雄,就像一位慈愛的母親在看著自己的兒子。

蕭雄一聽再也忍受不住了,說道:“我不走,我在這照顧您老一輩子!”

“什麼!”李婆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婆婆,我父母早亡,孤苦一人,這些天您對我百般照顧,萬分憐惜,猶如慈母,如蒙不棄,蕭雄願做您的螟蛉義子,堂前行孝!”蕭雄強忍淚水說道。

“我願意,我願意,兒啊!”李婆婆大喜,聲音也有些哽咽。

話音未落,蕭雄已然跪倒在地口中高呼:“母親大人在上,受不肖兒蕭雄一拜!”說罷一個頭磕在地上,眼淚奪眶而出。再看李婆婆也已經是老淚縱橫,一把抱住蕭雄泣不成聲的哭道:“好兒子,娘的好兒子,你回來了,終於回來了……”

蕭雄心下明白義母是把自己當成了他的親生兒子,心中也是一陣陣酸楚,二人抱頭痛苦了好一陣才止住悲聲。蕭雄道,“娘!以後家中粗活盡可吩咐孩兒,您萬不可再如此操勞!”

“雄兒孝順,為娘有福了,不過須待你身子調養好了才可。”李婆婆想到蕭雄每日腹痛之狀,心一軟又落下淚來“我苦命的兒,也不知什麼時候你才能徹底好啊!”

蕭雄一見心中連忙寬慰道:“娘!不要擔心,這幾****已經好了許多……”說話間肚腹“咕嚕”一響。

“對了!雄兒還沒吃早飯,這藥也煎的差不多了,你且先喝了,娘這就給你做去。”李婆婆見蕭雄了餓了連忙起身,想了想一指院中的老母雞,轉過頭對蕭雄說道:“雄兒,今日是你我母子的好日子,一會我把這雞給你燉了,正好補補身子,你須得多等一陣才行。”

蕭雄心下感動,這老母雞是義母最愛,每日總能下上一、二枚雞蛋,義母舍不得吃,或炒或煮全給自己吃了,今日心疼自己竟要給燉了。當下佯裝笑容道:“娘,那可不行,我這幾日一直尋思要抓隻公雞回來好配成一雙,讓它們給娘孵上幾窩小雞。今兒個要是殺了,我還得抓兩隻,我一書生‘手無縛雞之力’,抓一隻勉勉強強,兩隻決計辦不到,依我看還是饒它一命吧!”

李婆婆知他胡說,笑罵道:“剛道你孝順就在這裏胡扯,也罷!”轉過頭指著老母雞道:“聽見沒有,趕明多下個雞蛋,好好報答!”那老母雞“喔喔”了兩聲,仿佛似聽懂了,一轉身進了雞窩。蕭雄母子一看均被逗的哈哈直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