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銀屑病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很常見的慢性皮膚病,病程遷延,反複發作,給患者帶來極大的身心痛苦。
不少人由於皮膚上出現皮疹,就懷疑自己是否得了銀屑病,其實銀屑病有它自己典型的表現。就病名而言,所謂“銀屑”,顧名思義,即在皮膚的表麵可以看到銀白色的鱗屑,這種鱗屑非常特殊,初看是覆著在紅色或淡紅色丘疹或斑片上的一層,經過搔抓,或長久地積蓄,呈現出多層如雲母狀,越抓越明顯地顯示出銀白色。
有些皮損的鱗屑可厚如蠣殼。銀屑病還有另外兩個典型的特點,即“薄膜現象”和“血露現象”,當輕輕搔抓,使鱗屑層層剝離後,顯示出暗紅色,光亮平滑的皮麵,像一層嬌嫩的薄膜,故稱之為“薄膜現象”,如果再繼續搔抓,剝去薄膜,可見到非常明顯的針頭大小篩狀出血點,如“露水滴”。銀白色的鱗屑,薄膜現象和血露(點狀出血)現象是銀屑病的3個基本臨床特征。
銀屑病的皮疹可發生於全身各處,但以頭皮及四肢伸側為多見,指甲、黏膜有時也可有特殊的損害。皮損的形態多樣,如點滴狀、錢幣狀、斑塊狀、環狀、地圖狀等。特殊病例可出現膿皰、關節變形、全身皮膚大麵積潮紅、剝脫等嚴重表現,甚至危及生命。
部分銀屑病的皮損可以未經治療自行痊愈。發病可能與感染、代謝障礙、免疫功能失調、精神因素、內分泌功能紊亂等有某種內在的聯係,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而且不同的人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環境狀況、不同的季節等等都對該病有影響,因而表現出銀屑病臨床上所見到的種種不同地區發病率,不同臨床類型和不同的治療效果。
銀屑病是皮膚病學家的重點研究疾病之一,世界各國都設有專門的醫學科研機構進行探討和研究,投入了相當大的人力和物力,但到目前為止,尚未對其有透徹的認識,尤其是對銀屑病經過治療後仍再次複發的問題卻沒有突破性進展。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針對銀屑病皮膚表皮細胞過度增殖和增殖過快的現象,而采用抗腫瘤藥物、維甲酸類藥物、免疫調節劑、抗生素、重金屬製劑等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製病情,取得效果,但這些藥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限製了臨床的應用。采用紫外線局部照射療法曾經引起醫學家的青睞,過度照射可能引起的諸如皮膚癌、白內障等並發症的危險性,又使臨床上使用時需持謹慎態度。中醫中藥對銀屑病有很好的療效,中國古代醫學家很早就開始用中藥來治療該病,並且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中草藥來源於自然,與工業合成的西藥相比,副作用少,尤其是辨證施治,因人而異,組方靈活多變,為臨床治療銀屑病提供了相當喜人的前景。
目前,尚無很好的預防方法來免除人們患銀屑病之苦,但是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地保持心情自如,避免過勞、受涼,消除感染病灶,飲食得當等都有助於改善身體狀態,有助於對本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