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什麼也不舍得丟,成了廢物的俘虜,讓許多過時無用的東西糾纏束縛,實在不聰明。
如果能從束縛中解放出來,拋棄各種一無用處的廢物,生活簡單,了無牽掛,不但是人生一大樂事,也一定能加速實現你的人生目標。
3.戰勝自我,戰勝壓力這是一個事實。
幾乎所有的困難、挫折和不幸都會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和情緒上的痛苦,都會使人麵臨著前進與後退,奮起與消沉的困惑,關鍵在於你是否能控製這種情感,駕馭你心理上的壓力。
《國榷》的作者淡迂,在當他那耗費了27年的心血完成的鴻篇巨著一夜之間被人偷去之時,他曾大哭一場,悲痛不已。貝多芬因耳聾的不幸曾寫下“海利根遺囑”。張海迪由於高位截癱,在極度悲痛中也曾產生過自殺的念頭,問題是,這些強者能把種種消極情緒、人生壓力控製在一定的限度之內,不使它們淹沒自己的理智,不讓他們摧毀自己的信念,不叫它們動搖自己的人生目標。
確切地說,那些被稱為強者的人,不是因為他們,不會有任何消極情緒和動機,而是因為他們能以巨大的自製力將其戰勝,而後才成為強者的。
羅曼羅蘭在《約翰克裏斯朵夫》裏說:“人生是一場無盡無休,而且是無情的戰鬥,凡是要做個能夠稱得上為人的人,都在時時刻刻向無形的壓力作戰。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敵人心意的欲望,暖昧的念頭,使你墮落,使你自行毀滅的念頭,都是這一類的頑敵。”
如果說生活的第一戰場上,人們麵對的是挫折、失敗、災難、不幸等等有形的、公開的敵人,那麼在第二戰場上,人們麵對的卻是自己心理上的無形的敵人--壓力。
控製自己固有的情緒,克服自己習慣了的行為方式,征服自己萌生了的意念和動機總之,當壓力要和自己作對,要同自身搏鬥時,與其說被客觀上的壓力所擊倒,不如說是被自己l為心的敵人所征服。而強者之所以為強,恰恰由於他們首先都是駕馭自己情感的主人,是戰勝自我的勇士。
現代社會,人在社會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競爭,競爭是壓力產生的另一根本原因,對於競爭的心態也就是對於壓力的心態,怎樣正確處理競爭的問題,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心理素質。
一般人對於競爭的觀念,就是要打敗別人。人們經常在競爭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一旦處理不當就會產生過度壓力。
其中,最常見的現象就是當你贏得對手時,你開始為自己的勝利而感到不安,甚至於讓別人輸也會讓你感到些許的罪過。事實上,你也可以不需打敗他人而達到比自己所想象的還要成功,要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勝利者,有幾個必須遵守的基本守則:(1)要認清楚,從來沒有人能夠做永遠的第一,因為,永遠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2)消除敵意與侵略性,嚐試和別人合作,而不要單純去競爭,有了別人的支持,或許你的事業才會發展得更迅速。
(3)不論輸贏,其實都是暫時的,要緊的是從成功和失敗中學得經驗,為達到事業目標壯大自己的力量。
(4)和卓越競爭,而不是和人競爭,才能建立持久的自我價值感。
(5)誠實並仔細評估你的資源,接受自己的能力有限的事實,把注意力用來改善生活品質,選擇人生真正想做的事,真正想做的人。
(6)為競爭而犧牲做人做事原則,即使贏了也跟輸了沒什麼不同。
這些守則之所以重要,理由在於:(1)過分強調你自己的動機以增強競爭的合理性,隻會促成盲目的自私,並減低你對社會和市場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