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禪悟(1 / 3)

九月的秋風,驅散了炎熱的夏季,微涼的夜晚在蟲鳴中顯得格外的靜謐與安詳,晚風中夾雜著濃烈的桔梗花香,那是它們生命中即將燃燒殆盡的瘋狂。

位於土禦門小路的東北方向,坐落著一座看似於寺廟的宅院,東北方向在陰陽道中被稱之為[鬼門],是個極其不祥的大凶方位,而這裏則居住著平安時代最偉大的陰陽師-安倍晴明。

依然是那條熟悉的小路,依然是那座美麗的歸橋,依然是那扇詭異的自動門。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依然是那個身著黑色狩衣的武士,腰掛長刀,不帶隨從,向著那座熟悉的宅邸走去。他左手提著幾條香魚,右手拎著一隻竹籃,籃裏裝滿了新鮮的草菇。男人的臉上掛著一貫憨態的微笑,腳下邁著流星大步。他知道,在那座宅院中,有位早已知道自己來訪的好友,正坐在廊中等待著他。

武士名叫源博雅,父親是醍醐天皇的第一皇子克明親王,母親是藤原時平(平安時代中期的公卿,正二品左大臣。)的女兒,源博雅雖被封為武士,但出身使他敘從三品,是位身份高貴的殿上人。此人多才多藝,尤其擅長管樂和弦樂,對此道精通之極,是日本古代極負盛名的音樂家,被世人稱為“雅樂之神”。至於這位殿上人的另一個傳說則是他那支聲音可以貫穿於三界的鬼笛“葉二”。

傳說,在某個夜晚,武士在朱雀門與一位紅衣少年對奏。直至天明時分,那少年提出將竹笛互換。打那晚過後,少年就像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沒有出現。而這支竹笛也就一直跟隨在武士身邊。相傳,那晚與武士吹笛的少年正是百鬼夜行抄中的鬼童--朱吞童子。

再說這支龍笛,色澤黑亮,觸感細滑,笛身處刻著一紅一綠兩片葉子,而此,武士為其取名為葉二,是支世間難尋的寶物。(話題扯遠了。。。。)

經過一條戾橋時,武士刻意在橋中央自言自語:“喂,晴明,酒溫好了嗎?你下午派式神來告訴我,叫我晚上帶香魚和草菇來你家,想必是有上好的美酒吧?你等著,我這就到了!”恰逢這時如果有人經過,定會被嚇得魂不附體,屁滾尿流,畢竟這是位於全京都最易出現鬼魅的地方,又是在夜晚,若不是醉酒的酒徒,或是沒事出來尋死的,這個時間一般不會有人出現。正因如此,武士才敢做出如此怪異的舉動。早就知道那宅子的主人在戾橋下養著式神,如果有人從橋上經過,宅子的主人就會有所感應,這就是為何陰陽師總能夠從容迎接客人的原因。

終於來到了宅院的門前,來人對著門大喊道:“一,二,三,開!”話音剛落,那扇刻有五芒星圖案的大門竟然自動開啟了。那人一臉得意地笑著,走進了這座看似荒蕪而神秘的宅院。

穿過雜草叢生的庭院,武士看到懶坐在窄廊中,斜靠廊柱的白衣男子,隻見他雙眼微閉,似在假寐。

“喂,晴明,我來了!”武士放下手裏的東西,傻笑著走上木廊。

發現白衣男子並未睜眼,武士繼續說道:“跟你說了多少次不要在窄廊睡覺,會著涼的。”

見那男子還是沒醒,隻好蹲下身搖晃著他:“喂,晴明,聽到沒有啊,快起來!”還是沒有反應,武士索性將手上的力道加重了些:“聽不見嗎?快起來,晴。。”被武士的手一推,那白衣男子猛地向下倒去。

“晴明,你怎麼了?”武士被突如其來的變故嚇了一跳,連忙扶起地上的人。那人的臉色蒼白如紙,往日紅潤的朱唇此時也不見丁點血色。

“晴明,別嚇唬我,你到底怎麼了?快醒醒啊!”搖晃著懷裏的人,武士心中泛起了莫名的恐懼,想到上一次,晴明就是倒在自己懷中,氣息全無,毫無知覺。

“晴明,我求你了,醒過來吧,我好害怕,我怕...”

“你怕什麼?”

“我怕你...呃?”焦慮中的武士被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那聲音從身後傳來,是那個再熟悉不過的,溫柔中帶著戲虐的聲音。猛然回頭,看見白衣男子手拿酒壺,微笑的看著自己,那笑容中透露著無法掩蓋的狡詐。再回頭看向懷裏的人,早已變做一張輕盈的紙片慢慢飄下。

“晴明!你又騙我”武士鼓著一張因憤怒而漲紅的臉。怒視著眼前的白衣男子。

“嗬嗬,那要是真的我,恐怕早就被博雅大人搖死了,幸虧隻是紙人啊!”白衣男子依舊是那付魅人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