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學家科爾曼說:“職員能否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不在於是否努力,而在於上司對你的認可程度。”在下屬眼中,上司手握“生殺大權”,是下屬職業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人物:上司可以決定他們的進退,決定他們的去留;上司可以為他們的成功推波助瀾,也可能成為他們成功路上難以翻越的高山……

同在職場修煉,有的下屬青雲直上,步步高升,甚至很快就能成為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但更多的下屬仍然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隨波逐流、碌碌無為。兩者天差地別,原因何在?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你能不能得到上司的賞識,這對於你的職業生涯至關重要。為了得到上司的賞識,下屬們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然而,很多下屬隻是片麵地看待問題,在上司麵前,不是阿諛奉承,失去自我,就是“剛正不阿”,逆水行舟。這些下屬之所以不得上司的賞識,關鍵就在於他們不能思上司之所思,憂上司之所憂。他們不能設身處地為上司著想:在上司遭遇困境的時候不能為上司排憂解難;在上司脆弱憔悴的時候不能給予上司應有的安慰、關心;在與上司發生誤解、矛盾的時候甚至貿然頂撞……

相反,那些成功的下屬,在做好本職工作之外,會默默做些分外的工作;他們理解上司,常常站在上司的角度為上司著想;對上司的批評和責備,他們總能靜靜傾聽,然後總結、改正;他們尊重上司,不把上司當做外人;他們知道上司有血有肉,也有“死穴”和“軟肋”;他們協助、幫助上司,同上司同舟共濟……

事實上,那些功成名就、步入輝煌的下屬,他們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也會經曆職場上的沉浮興衰,他們也有不順利、不如意,也有恐懼、彷徨。然而,和那些碌碌無為的人所不同的是,他們能夠把這些不利的因素一一化解。他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公司需要什麼,他們也知道上司喜歡什麼,需要什麼,他們會主動去塑造、取舍,會去溝通、競爭。這就是這些下屬成功的關鍵所在。

下屬是和公司、上司共成長的,上司、公司的成功成就下屬的成功,下屬的工作奮鬥又推動了上司的進步和公司的發展。成功的下屬總是能積極看待工作中的難題,敢於承擔責任,為公司、為上司著想的過程中不斷獲得進步,並最終取得成功。他們有推理預見的能力,有處理危機的能力,有果斷決策的能力,他們是公司的開路先鋒,是上司眼中的“稀有金屬”。

如何與上司相處是一種藝術,如何獲得上司的賞識、器重則是藝術的藝術。對於下屬來說,掌握這門藝術不僅能為自己的職業生涯鋪好磚,更能讓你的人際交往能力更上一層樓;反之,則會自我關閉通向成功的大門,在工作中舉步維艱,失去晉升和加薪的機會。

本書從14個方麵係統地闡述了和上司共處的方法和技巧,分別是:什麼樣的下屬最受上司賞識;了解上司的共有心理;順應上司的辦事風格和性格喜好;解決好與上司相處的棘手問題;工作上敢於承擔更多責任和任務;主動為團隊和上司創造業績和機遇;爭做骨幹,讓自己變得不可或缺;經常能換位思考,理解上司才能贏得上司;盡力維護上司的權力和威信;學會向上司表達不同意見;和上司保持適當的距離;打理好上司身邊的“紅人”;不觸犯上司的禁忌;突破晉升瓶頸,努力成為上司最賞識的人。每個與上司相處中的難題都將在這些章節中找到答案。

荀子說:“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親愛的讀者朋友,本書就是你最好的“外力”工具,細心研讀它,你一定能知道如何獲得必備的職場經驗和能力,如何展示自己的職業素養,如何去獲得上司的認可,如何度過職場中的大風大浪,從而走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