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反識心術:看透偽裝背後的真實含義(1 / 3)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一個人往往人生經曆越複雜,就越善於偽裝自己,他們通常是通過表麵上的言行達到掩飾自己真實想法的目的。由於人們常常看不出這種人的真實想法,所以與這種人相處時總是心存芥蒂,不願與之共事。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活動都會在無意識中透露出來,人們的情緒會通過一些外在的表情體現出來。而偽裝自己需要有控製意識,偽裝出來的表情也不會很自然,從一些微妙的體態變化中往往可以破解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因為再巧妙的偽裝,也不會做到天衣無縫。

□笑容是識破真誠與虛偽的關鍵線索

在生活中,許多人都有察言觀色的能力,這種能力使他們很容易看透別人的想法。人們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張笑臉,但並不是每個人的微笑都是真誠的,出於不同的目的,人們善於為自己製造出一張張看似完美的笑臉來掩飾內心的真實想法。

據科學研究發現,連十個月大的孩子都會假笑,當父母在他們身邊時,他們的笑容是真實的,而當不認識的人走近與他們玩耍時,他們的笑容其實不是發自內心的。由此可見,假笑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也因為如此,許多人都會把微笑和謊言聯係在一起。但真誠的笑容和虛假的笑容是可以通過觀察區分的,說謊的人的笑容很少充滿真實的感情,他們的笑容多是用來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提高自己的信心。由一個人的笑容就可以看出他有沒有撒謊,可以說識別謊言的一個關鍵線索就是微笑,有這種分辨力的人,與人打起交道來更能遊刃有餘。

一些細微的表情通常是識別一個人是否在說謊話的關鍵所在,因為在某一時刻,麵部表情會透露人的真實想法,但由於人的控製力不同,它有時會消失得非常快,所以觀察一個人麵部表情時一定要細致。以下就是人們微笑著撒謊時的麵部表情,了解這些,就可以從人們帶笑的麵孔中很快識別出誰的笑容不是真實的,誰在撒謊。

(1)從整體麵部表情識別一個人是真笑還是假笑。通過一個人笑容的某些細節特征,可以區分真笑和假笑。當一個人感受到愉悅的時候,他會給大腦一個信號,產生一種愉快的感覺,這種感覺控製了麵部肌肉的運動,使麵頰提升,嘴角上揚,眉毛會隨之微微下沉,眼部也會因為肌肉的收縮而產生細紋,可以說發自內心的笑是一種無意識的麵部活動,是麵部肌肉自主運動的結果。而因撒謊而假笑的人由於沒有愉快情感的支配,隻是體現了一種形式上的肌肉運動,在假笑時,人們也會嘴角向上翹,但眼神會顯得很茫然,這就是人們通常說的皮笑肉不笑。

(2)撒謊者的笑容通常顯得不對稱。假笑時的人為使自己顯得真誠,會有意識地控製自己的笑容,這種控製會讓人其中一側臉的表情顯得有些誇張,麵孔兩邊的表情常常會有些許的不對稱,通常一個習慣用右手的人在假笑時左側的臉會比右側的臉笑容明顯,而習慣用左手的人,右側臉的笑容會比左側的明顯。如果是真心的笑容,人們兩邊臉頰的笑容看上去就會比較對稱。

(3)撒謊者的笑容持續的時間會很長。人們在假笑的時候麵部肌肉很鬆弛,眼睛不會無意識地眯起來,所以善於假笑的人總是調動顴骨部位的肌肉使其皺起來彌補這種表情上的不足。這樣的假笑給人的感覺和真誠的笑容沒什麼區別,但笑容時間的長短卻會泄露他們心中的秘密,因為除了一些抑鬱或者憤怒的表情以外,其他任何表情如果超過十幾秒鍾,大都是虛假的。一個人笑容的長短取決於當時受到刺激的強烈程度,真誠的笑容一般隻能保持在4秒鍾之內,而假笑則是受人意識支配的,可以保持很長時間。

(4)笑容來得過快和過慢的人都有可能在撒謊。對於人的表情來說,除非有意識地控製,否則很難突然開始或突然結束。如果笑容來得過快和過慢的人都有可能在撒謊,因為人的表情和身體姿勢一般是同時發生的,不會在身體姿勢之前或之後出現,如果一個人笑容反應過快或過慢,這種表情多數是經過考慮之後才由麵部表現出來的。

□一些撒謊者的常見症狀

生活中充滿各種各樣的謊言,無論是惡意的還是善意的,每個人都曾有過說謊的經曆。專門研究謊言的心理學家指出,人們每天都會說一兩個謊話,世界上也沒有一個不曾撒過謊的人,而且謊言常常都是針對認識的人發生的。

有時人們有說謊的必要,尤其在社會交往中。可以說謊言就在我們周圍,懂得適時撒謊,在某些時候是鞏固親密人際關係的一種技巧,一些善意的謊言有助於人們之間的溝通,但擁有識別謊言的能力還是有必要的。人們說謊的動機各不相同,有的是想討人歡喜,他們會掩蓋一部分事實讓對方感覺愉快;有的是想炫耀自己,他們喜歡接受眾人崇拜的目光;有的是讓自己遠離傷害,出於防備心理,他們不想讓別人窺探自己的想法。老練的說謊者總是用微笑等表情把謊言掩蓋起來,但說謊者總會暴露出破綻,多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舉止,一定可以抓住一些線索。生活中每個人的謊言各不相同,但撒謊者的症狀卻有一些共性,由於潛意識的作用,說謊者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露出一些破綻。

1.說謊的人在聲調上有變化

在一個人敘述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他的聲音比平時沙啞或聲調不自覺地提高,說話的速度也與平時不同,呼吸節奏表現異常,那麼他就有說謊的嫌疑,這通常是為了掩飾他虛偽的內心。

2.總是跳過細節部分

謊言都是在應急的情況下說出來的,說謊的人在敘述某件事情時,喜歡把事情簡單化,因為他們是在虛構一件根本不存在的事,心裏本身就有一種被識破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很難有心思去編細節,隻能說出一件事的大概輪廓,而且他們總是有意轉移話題。

3.過分強調自己的負麵情緒

說謊的人其實在內心非常擔心被人看出來,同時對於撒謊心存內疚,所以他們會專門強調自己在虛構事件中的焦慮等負麵情緒以博得大家的同情。

4.利用假笑掩飾自己的心虛

說謊者會利用假笑掩飾自己的心虛,讓自己一些厭惡或憤怒的情緒不被人看出來。在一所知名企業的麵試中,有一個人前來應聘,他的各種表現都不錯,但當主考官問他放棄上一份工作的原因時,這個人撒謊了。他說之前的工作是有不錯的待遇,而且與周圍的同事、上司也相處得很融洽,但公司沒有給他充分的發展機會,所以自己辭職了。聽起來這是個很好的理由,但主考官卻意識到他在說謊,因為每當他提到他所在的公司的時候,臉上都會浮現出一種不對稱的笑容,而且持續時間很長,於是主考官告訴他可以先離開然後等通知。在他走後,主考官與他以前的單位通話,得知他是由於泄露公司商業機密被原單位辭退的,主考官就是從笑容中識破了那個人的謊言。

5.肢體動作頻繁

一個人在說謊時總會下意識地觸摸自己,而且通常會表現得不耐煩,有些坐立不安,希望談話盡快結束,肢體動作非常頻繁。為了掩飾謊言,他們通常會不自覺地用手觸摸麵部或者搖動手腳,他們越是想掩飾內心,頻繁的肢體動作越是把他們的真實想法暴露出來。

6.不喜歡提到自己

人們在說謊時內心會產生愧疚心理,所以總是盡可能不讓自己出現在謊言裏,總是省略"我"字,用其他詞語代替。

7.說謊者從不看對方的眼睛

當一個人在回答問題時眼神閃爍、飄忽不定,就有可能在撒謊,他們一般不會跟對方有眼神上的接觸,並且喜歡向門口看,這是下意識地想離開談話的地點,擺脫這場談話的表現。在說謊的時候,說謊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怎樣說好這個謊言上,這會使他們的眼球幹燥,習慣性地不斷眨眼,雙眼會望向別處,表情不安,這是一種反射性動作。不過有一種現象,可能由於心態坦然的緣故,人們在說善意的謊言時,眼神會很專注。

8.一直重複一個話題

說謊的人喜歡重複一個話題,讓人加深印象,他們認為這樣能使別人對他們的謊言深信不疑。如果當他不再重複時,有人再問起的話,由於他們已經不在說謊的狀態,所以他們多數會惱羞成怒。

9.對自己所說的細節記得很清楚

一般人對自己具體時間做過什麼事不會記得很清楚,在敘述時常會邊回憶邊更正自己的說法,但說謊的人可以很詳細地說出他們在某一時間段做過什麼,而且很流利,因為這一切都是他們事先安排好的。

10.撒謊者麵部表情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