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2章 大學生辯論五則(1 / 1)

1、1993年8月27日在新加坡舉行了首屆國際華語大專辯論會。在關於“艾滋病是醫學問題,不是社會問題”的辯論中,反方一辯陳述道:

“艾滋病有其特殊性。這就是它的傳染性、致命性和危害社會性……傳染性使個體的疾病上升為社會公害,即使潔身自好也難免萬無一失。目前艾滋病患者已經到了250萬,感染者達到1400萬。而到2000年,單患者就達到1400萬,感染者將達到5000萬——1億。當這個社會人人自危談艾滋病色變的時候,對方辯友你還能坦然地說這是一個醫學問題嗎?”

在這大量的怵目驚心、確鑿無疑的數據麵前,人們不能不相信,艾滋病確實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這裏引用數據顯示了一種非凡的雄辯力量。一2、在首屆國際華語大專辯論關於“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的論辯中,正方英國劍橋大學隊三辯突然發問:

“假如我們現在十個人投票,讚成說將對方三辯的財富充公,來滿足大家的需要,這是公認的,這樣是對的嗎?”

反方複旦隊三辯答道:

“如果我的財產充公,能夠為很多的人民謀福利的話,那我想,我會選擇這樣做的,因為做人要做有道德的人。”

麵對正方氣勢逼人的提問,反方顯然不能隻作簡單的肯定或否定回答。這裏反方通過巧妙地設定“能夠為很多的人民謀福利”這一條件,不但有效地回擊了對方的挑逗,而且更有力地強化了反方的論點。

3、1988年春季,北京語言學院舉行了一場由外國留學生主持並參加的辯論會。辯論的主題為:男女平等——女性的出路。

與會者膚色不同,國籍各異,但卻使用同一種語言——漢語。辯論起來有聲有色,慷慨激昂。

正方代表認為,參加社會工作是女性的最佳選擇,女性應在各方麵同男子競爭。家務勞動束縛了女性的才能,因此,家務勞動是男女不平等的一個重要原因。

反方代表認為,“男主外女主內”是女性最佳方案。婦女主持家務有助於家庭和睦。“男主外女主內”更會有利於社會的安定。

雙方的辯論很快向縱深發展。正當雙方論辯唇槍舌劍、精彩激烈時,來自南斯拉夫的反方隊員桑佐蘭從容答辯道:

“漢字的‘安’字,即意味著女人應在家裏,‘男’字則意味著男人做戶外工作。中國文化是很古老的,如果中國人錯了,那我們今天還有什麼可辯論的呢?”

至此,他風趣地攤了攤雙手。他的精彩答辯,引來了滿堂喝彩。

在古文字中,“安”字是指女人居於室內,“男”字指在田中勞動。桑佐蘭通過對“安”、“男”兩字進行拆合,有力地反駁了對方,論證了反方的“男主外女主內”的觀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論辯效果。

4、關於“艾滋病是醫學問題,不是社會問題”的論辯。

悉尼三辯:“那我倒要問對方同學,如果我們今天發明了一種可以控製艾滋病的疫苗,那會有什麼社會問題?請你說明。”

複旦二辯:“用一個如果的話,整個巴黎都可以裝在一個瓶子裏,如果人類不存在,艾滋病還有沒有啊?”(掌聲)

悉尼大學隊三辯是提出的條件是“今天發明了一種可以控製艾滋病的疫苗”,這個條件顯然是假的,因而複旦大學隊二辯由此作出“整個巴黎都可以裝在一個瓶子裏”的荒謬結論,當然也可以由此隨意和出其它的結論,從而組成一個無懈可擊的永真條件命題並將對手駁倒。複旦隊由於巧妙地運用了永真條件術,幽默風趣的答辯中,顯示出一種極為高超的論辯應對才能。

5、在關於“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的論辯中,反方複旦隊在論證自己“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的觀點時有這麼一段辯詞:

“即使溫飽了、富足了,道德水準也並不會自然而地就得到提高,有時甚至會倒退。中國有就有句古話,叫做‘飽暖思淫欲’,而古巴比倫王國、羅馬帝國的茂盛及衰,正是由於舉國上下,不重視道德修養與道德教化、物欲橫流的惡果。日本可算是富甲天下了吧?但是政醜聞卻不絕於耳。竹下登被賄賂蹬下了台,宇野宗佑被美色誘下了水,而金丸信呢,終究未能取信於民。”(掌聲)

這段辯詞雄辯地說明了,不僅在前溫飽階段要談道德;在後溫飽段也應談道德,進一步地強化“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的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