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跟我來!”林老爺等人一走,董夫人就撤下了一直撐著的笑容,臉色陰沉的對兩個兒子嗬斥一聲,臉上是從未有過的嚴峻之色。
董禎毅和董禎誠相視一眼,知道董夫人一定是因為他們有意隱瞞了拾娘容貌有瑕而感到惱火,這並不意外,董禎毅甚至還在慶幸這件事情被那個不知道尊卑高低更分不清場合的胡亂攀咬的周媽媽將這件事情給說破了,要不然的話他還真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向母親解釋這件事情呢!要是一直拖到師娘進門,董夫人沒有任何的心理準備就見到了拾娘,那才是真正讓人擔心頭疼的——他敢肯定,母親一定會因此大怒,而本來就心不甘情不願的拾娘,說不定會乘機火上加油,讓母親放她離開。
至於董夫人會不會因為現在知曉了拾娘的容貌,推翻了她對林老爺等人說的話,將這門婚事給駁了回去,董禎毅倒是一點都不擔心,雖然說女子為妻則剛,為母則強,但是董夫人似乎從來沒有這樣的認知,在董禎毅的記憶之中,董夫人在家中子女麵前尚有幾分威嚴,但是對別人……卻從來都沒甚脾氣,總是擺出一副溫和的樣子,不認識的人或許還會誤以為她溫柔嫻淑,謙和大度,不喜與人計較,但認識的人卻知道,她不過是個有天大的怒氣都不敢發泄出來,軟弱可欺的軟柿子而已!她絕對沒有勇氣對林家說對拾娘不滿意,不想娶的話,就算那麼想了,也隻會讓自己去說。
但是,董禎毅還是向董禎誠使了一個眼色,讓他一會幫著安撫董夫人,他不想因為這件事情和董夫人鬧得不愉快,讓董夫人對未曾謀麵的拾娘更多了一份不喜,在以後的日子找拾娘的不是。
董禎誠接到他的暗示,朝他擠擠眼,表示自己知道了,讓他不用擔心——對拾娘他也是有十足的好感的,也很樂意見到那麼一個女子成為自己的大嫂,自然會多盡一份心意了。
沒有意外的,董夫人帶著兩個兒子來到董家後麵的小祠堂,那裏供奉著董禎毅父親,董誌清的靈位。董家會在家中設這個小祠堂也屬無奈之舉,當初董夫人帶著董誌清的骨灰,領著三個兒女戚戚慘慘的回到望遠城,董氏族人不但沒有接納落魄的母子,將董誌清留在望遠城,委托給族人代為管理的產業奪走,更以董誌清是因為的得罪了剛剛登基的新皇戾王身死為由,拒絕讓他的屍骨入董家祖墳,更不用說講他的靈位放進董家宗祠了。董夫人無可奈何之下,隻好在自己的後院設了這麼一個小祠堂,供奉董誌清的骨灰和靈位。
四年之前,今上為董誌清正名之後,董氏族人倒也主動提出讓董誌清的骨灰入土為安,將他的靈位放入董氏祠堂之中,董夫人雖然意動,但是董禎毅卻已經不再是事事聽從母親安排的懵懂少年,他沒有拒絕將父親的骨灰下葬,但是卻拒絕讓父親的靈位移到董氏祠堂之中,這個小祠堂也就一直保留下來了。
“毅兒,給你爹跪下!”董夫人一聲嗬斥,董禎毅就乖乖地跪倒在董誌清靈前,董夫人上前,點了一炷香,也跪倒,如訴如泣的道:“老爺,我們的兒子長大了,有見識了,翅膀也硬了,我現在已經管不了他了……”
董禎毅很有些無奈,卻也隻能規規矩矩的聽著董夫人曆數自己的罪狀,然後說著自己的苦楚和無奈,說到傷心處還摸一把眼淚……香燒了一半的時候,董夫人總算是傾訴完畢,她回過頭,看著兒子,道:“毅兒,你自己來和你爹說,告訴你爹你會當一個孝順兒子,不會讓他在地下也不得安寧,會給他娶一個體體麵麵的兒媳婦回來,而不是讓那個長得醜,又當過下人的莫拾娘進門。”
在董禎誠同情的目光下,董禎毅也點了一炷香,奉上之後道:“爹,兒子已然長大,到了成家的年紀,原本娘為兒子定下了林家姑娘林舒雅,但是因為某些原因她卻不能嫁給兒子了,說實話,對於此事,兒子心裏其實是竊喜的。”
董禎毅的話讓董夫人一愣,她知道兒子對林舒雅是不滿意的,事實上她對林舒雅也沒有多滿意,但是卻沒有想到兒子會在丈夫靈前說這樣的話,可是還不等她反應過來嗬斥,董禎毅就繼續道:“不是林姑娘不好,但林姑娘卻絕非兒子的良配。林姑娘不通詩文,對琴棋書畫一竅不通,兒子隻是失望,卻不至於嫌棄,兒子知道,董家現在的境況,兒子沒有更多的選擇。但是林姑娘出身商戶,為人處事也好,眼光也罷都有很大的局限,兒子打小立誌要像爹爹一樣,高中魁首,為董家爭光,也立誌在仕途上走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來。”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是爹爹曾經教導兒子的,兒子這些年來從來不敢或忘,也深知一個賢惠能幹的妻子不但能夠操持家中事務,讓兒子無後顧之憂,更能幫助兒子更進一層樓,而林姑娘現在不是那樣的人。林家要退親並給了兒子和母親一些勉強說得過去,卻不足為信的理由,兒子裝傻,相信他們給出的理由,也是基於這樣的緣由。”董禎毅說到這裏微微的頓了頓,以他對林舒雅的粗略了解,別說適當好一個賢內助,讓自己後顧無憂,恐怕她還會給自己帶來不少的麻煩。幸好,她對自己也看不上眼,這樁婚事出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