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怎樣才能好好活著?(1 / 1)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怎樣才能好好活著?在回答這兩個問題前,請先看下麵的兩個故事。

在英國某小鎮,有一個青年人,整日以沿街為小鎮人說唱為生,在這個小鎮上,有一個華人婦女,她遠離家人在這兒打工。他們總是在同一個小餐館用餐,於是他們屢屢相遇。時間長了,彼此已十分熟悉。有一日,這位華人婦女關切地對那個小夥子說∶“不要沿街賣唱了,去從事一個正當的職業吧。我介紹你到中國去教書,在那兒,你完全可以拿到比你現在高得多的薪水。”

小夥子聽後,先是一愣,然後反問道∶“難道我現在從事的不是正當的職業嗎?我喜歡這個職業,它給我也給其他人帶來歡樂,有什麼不好?我何必要遠渡重洋,告別親人,拋棄家園,去做我並不喜歡的工作?”

鄰桌的英國人也都為之愕然。他們不明白,僅僅為了多掙幾張鈔票就拋棄家人,遠離幸福,有什麼可以值得追求的。在他們的眼中,家人團聚,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幸福。它與財富的多少、地位的貴賤無關。

於是,小鎮上的人開始可憐我們的那位女同胞了。

還有一個故事:有一個美國商人坐在墨西哥海邊一個小漁村的碼頭上,看著一個墨西哥漁夫劃著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幾尾大黃鰭鮪魚,這個美國商人對墨西哥漁夫能捕這麼高檔的魚恭維了一番,還問要多少時間才能收獲這麼多?

墨西哥漁夫說,才一會兒功夫就抓到了。美國人再問,你為什麼不待久一點,好多捕一些魚?

墨西哥漁夫覺得不以為然∶“這些魚已經足夠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國人又問∶“那麼你一天剩下那麼多時間都在幹什麼?”

墨西哥漁夫解釋∶“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捕幾條魚,回來後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裏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過得充實而又忙碌呢!”

美國人不以為然,幫他出主意,他說∶“我是美國哈佛大學的企業管理學碩士,我倒是可以幫你忙!你應該每天多花一些時間去抓魚,到時候你就有錢去買條大一點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魚,再買更多漁船,然後擁有一個漁船隊。到時候你就不必把魚賣給魚販子,而是直接賣給加工廠,然後自己開一家罐頭工廠。如此你就可以控製整個生產、加工處理和行銷。你就可以離開這個小漁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磯,最後到紐約。在那裏經營你不斷擴充的企業。”

墨西哥漁夫問∶“這又花多少時間呢?”

美國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然後呢?”

美國人大笑著說∶“然後你就可以在家當皇帝啦!時機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賣給投資大眾。到時候你就發啦!你可以幾億幾億地賺!”

再然後呢?

美國人說∶“到那個時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邊的小漁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隨便捕幾條魚,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裏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

墨西哥漁夫疑惑地說∶“我現在不就是這樣了嗎?”

聽了漁夫的回答,也許我們會吃驚,也許我們會一時無語。但是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這樣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我們到底在追尋什麼?

是快樂?是金錢?是幸福?什麼是好好活著?

其實好好活著是一種態度,一種心情,一種選擇,一種狀態,一種生活方式。

第一章 好好活著是一種態度——態度決定生存的高度

好好活著是一種態度,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幸。

生命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結果。生命的意義不僅在於耕耘,也在於收獲。隻顧耕耘、不問收獲不是對生命的負責;隻問收獲、不善收獲同樣會帶來生命的缺憾。生活不會給我們太多的機遇,我們不如現實地麵對人生:不能擁有陽光,就攬一片月華;摘不下滿天星,就收獲一片雲。隻要我們真心真意地生活,珍惜生活的每一次饋贈,不管我們能否達到理想的聖地,麵對人生,我們都會深深感到生活的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