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滿江紅 ·家國慨(1 / 2)

【填詞】十載寒窗,終難忘,同胞相弑。空惆悵,依然無望,必循規製。雖在同國分異戶,奈何異戶除學子。萬籟新,花草再無別,春風遲。

懷少壯,青天誌。觀世界,空陳跡。看豺狼虎豹,莫無窺視。殘月斷渠何日複,中原齊首思兄弟。醒雄獅,鬼怪盡驅逐,迎興世。

——滿江紅

家國慨

【文】

我是大山的孩子,可我的兄弟姊妹並不認可,隻因我骨子裏流著平原的血。

我出生在彩雲之南,一個邊塞的小城;我又在故鄉,一個天師眷顧的平原上度過幼年;隨後在大山的懷抱長大成人,十年之久,一直到如今加冠。可能有人會說,這是一個多麼奇特的遷徙,從富饒的魚米之鄉到封閉的窮困山區,為什麼會走倒步呢?一直到我成年也在想這個問題。其實究其原因,不過兩個字——生活。為了生活,父輩已經走過大半個中國,在他們最艱難的時候回到了故鄉,卻發現更艱難了,於是又要出來闖蕩,平原沃野千裏,卻容不下一個有誌壯年。最終,大山展開了懷抱。這個看似封閉的大山,內心卻如此慈悲,從不拋棄任何躺入她懷抱的孩子。於是,我便成了她的孩子。

山裏的人有不一樣的性格,那是大山賦予的基因。山區是封閉的,人們的思想也會隨之封閉,但是大山又是堅韌的,她的孩子也個個繼承了這種堅強的意誌,敢於攀登,求思進取。我們想要上進,渴望自由,每時每刻都盼望走出去,去更遼闊的天地。靠山吃山,大山給予我們所有的愛和關懷,讓我們能生活得更好。封閉的環境卻也給了我們更大更多的想象,接受大山的關懷,心裏還是想著更遙遠的夢,比平原更遼闊,比大山更高遠。

大山是不會變的,千萬年來一如既往的堅強,也周而複始地照料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可人是會變的。以往勤勞樸實,希望靠雙手創造一片天地,渴望靠雙腳走出一個新天地。後來,孩子們知道母親從不會拋棄他們,於是依賴,懶怠和理所當然,有時候甚至會踐踏。母親卻依然沒有拋棄他們,不思進取的他們也並未被終止關懷,雖然也有太多無奈和感慨。在這裏,大山母親依舊堅強,卻又繼續溺愛她的孩子們。

我已將自己視為大山的孩子,希望繼承她的意誌。求思進取,我跟隨著兄弟姊妹一起奮鬥,希望能一起走出去。母親是希望孩子們成才的,望子成龍嘛,她怎會例外。所以當我們登頂一處時,看到的是另一群高峰,然後會有一陣清風拂過,那是母親在耳邊輕輕地對我們說,山的那邊是另一番天地。我們渴望去那未知的另一個天地,於是每時每刻都想努力充實自己的力量。十年寒窗,是我們的艱辛耕耘。

可是,我得到母親的接納,卻得不到兄弟姊妹的認可,他們到頭來說,你不是大山親生的,你身體裏流著平原的血。是啊,我的戶口明麵上說我就是平原的孩子,遷徙家庭,卻沒有遷徙戶口。我也並不責怪兄弟姊妹,就像是一個人到了猴群裏,母猴可能把你當孩子,可其餘的兄弟姊妹在母親喂食的時候會認同你的存在嗎,他們自然會說,這算什麼事!其實不難理解,你一個外來人,受大山眷顧,為何還要奢求受大山本土人的眷顧。這是規矩,也並非沒有道理的錯誤的規矩,也是我無法撼動的法則。所以,我得到的呼聲是,滾回平原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