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1 / 2)

“鬼剃頭”的故事,是不勝枚舉的,但是也是各有千秋的。作為“鬼剃頭”的故事是自古有之,絕難移易的。當某人或某領導人說“這人的頭真難剃”的時候,同時也就隱喻這個人不易或者不好管理,需要“鬼剃頭”的意思。所以,“鬼剃頭”的真實的麵目便日益明了,浮出水麵了!那便是在不知不覺之中,神出鬼沒的剃了頭!

但是,“鬼剃頭”的由來,是眾說紛紜,而各執一詞的,窮根究底,又是怎麼回事呢?

追根溯源,最終傳說的起源,據相關雜史的史料顯示,是漢十年陳狶反代地,漢高祖征討陳狶期間所引起的一段離奇的故事。

當是時,漢高祖劉邦已經褫奪了韓信齊王的封號,而一而再再而三的降格為淮陰侯了。

話說淮陰侯到達京城,除了吃喝拉撒睡,是一概不與外界往來,令高祖是無從下手,頗感頭痛、傷腦筋。當高祖禦駕親征代地的同時,呂後便籌謀親駕禦征韓信的後方舉措了。

當呂後將蕭何傳入內室,蕭何是誠惶誠恐的問道:“呂後,今上在外,內政外政全權由呂後掌握,不知有何吩咐?!”

“老鄉啊老鄉,”呂後大為感歎道,“何謂吩咐呢?你我都是從小的玩伴,想當年高祖‘虛和一聲’進入內堂祝壽,也多虧蕭相國呢?近日相國欺男霸女,民怨四起,又何以見憐了呢?”

“後有所不知。”蕭何回道,“乃時因事變,世事無窮,蕭何也是貪財愛色,私欲橫流之人,所以才導致了今天的局麵。”

“今天的局麵是什麼?”呂後走到蕭何的跟前,問道:“今天的局麵是什麼?是不是高祖禦駕親征了,相國便可以欺壓百姓,胡作非為了呢?請回答我。”

“今天的局麵,是高祖在外,後主內,一切悉聽尊便!”蕭何擲地有聲的說。同時,蕭何回想到:“那就這麼著吧。”漢高祖臨走之前萬千不放心的說,“請饒了帝王將相的後代吧,他們不過是披著狼皮的羊而已嘛。”

“就那麼的簡單嗎?”呂後不以為然的問道,“據口口相傳的街談巷議,相國最近忙得是不亦樂乎呢?相國三番五次的去子房的府邸是為那般呢?難道有異心嗎?”

“蕭何不敢,蕭何罪該萬死啊呂後啊!”蕭何知曉呂後的眼線眾多,滿是瞞不住的,再說紙裏也包不住火啊,便據實相告道:“臣蕭何不才,不想樹立什麼良好的政治形象,不想有什麼雄心大誌,更不想置自己於死地,所以才采納了子房的策略,才至於死的難堪、死無其所啊,呂後啊!”

“什麼死,什麼活的啊?”呂後疑團莫釋的問道,“子房深居簡出,閉門謝客,即便高祖強起都不為所動,又何以為蕭相國出謀劃策呢?”

“呂後啊!”蕭何說道,“臣隻知為臣,隻知為高祖和呂後效忠,而不知功高蓋主、功勳千秋等等的事宜。所以,當高祖出師征討反賊陳狶,由臣掌政的時刻起,臣是臥不安席,食不安寐,責任重於泰山啊,呂後啊!”

“相國所言極是!”呂後稱賞道。“不過,為了大漢,為了我們的發小之交,相國就不能開誠布公,就事論事嗎?”

“當然啦。”蕭何說道,“今正值高祖出征,內政獨有後與蕭何,因此蕭何請教了子房,唯有自損形象,自玷德品,方可以保全自身乃至於家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