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120、十世鏡之江玄徹(19)(2 / 2)

而鎮北大將軍石原則以鎮北大軍當戍衛國門不宜輕動的緣由,拒了皇帝的三次召令。

蕭子瀾由此才感受到了深切的恐懼。

他一直知道地方軍權坐大會威脅皇室統治,但一直以來並沒有過如此直觀的感受,直到他發現地方勢力不聽話的時候他身為皇帝竟然一點製裁的辦法都沒有。

在此之前,他還一直做著君臨天下的美夢,以為在權力製衡中掌握了盛京這一畝三分地,就真的成為了整個龐大王國的主人。

蕭子瀾恐慌之下,竟破天荒的開始關注起了中軍,多次巡視中軍之後,蕭子瀾越發感覺自己的安全沒有一點保障,於是開始臨時抱佛腳,訓練中軍,加強盛京各方軍備。

時光飛逝,轉眼已然入冬。這年從三月春到十一月冬,林寧自兗州最西邊的陳留郡,打到了最東邊的泰山郡。

其間她也從幕後站到了台前,一把紅纓槍,一把開山弓,每有戰事必立於三軍之前。

這年代流行陣前鬥將。就是兩軍對壘時,雙方先各出一名將領單打獨鬥,勝方自然氣勢如虹,敗方往往兵敗如山倒。小時候看過《三國演義》的看官必然對這種戰鬥方式印象深刻。

而林寧鬥將,未嚐一敗。

兗州軍也都知道了自己真正的領袖是一位力拔山兮的女戰神,軍中傳聞,單打獨鬥就連蔣飛將軍都打不過蘇將軍,蘇將軍恐妨礙蔣將軍治下,不願跟他一決勝負罷了。

泰山郡的水患已經平息,然而災後重建是一個大工程,林寧帶兵收了周遭的流寇之後,留下了一千人幫助災後重建,她自己領著大部隊回了廩丘。

經過大半年的戰鬥磨合,兗州軍的人數從兩萬餘減員到了一萬八,再減去留在泰山郡的一千士兵,林寧現在的手裏的兵隻有一萬七千人。

但如今這支兗州軍跟半年前的兗州軍在戰鬥力方麵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

剿匪還是其次,長時間對令行禁止概念的培養,長途奔襲的拉練,每一日的安營拔寨,都是對這支軍隊的考驗。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林寧並不是一直讓大隊伍一起前進,她讓幾個將領帶著部隊路線穿插著進行,沿途剿匪以戰養戰,讓軍隊自己為自己賺取補給,並訂立了嚴厲的軍規,幾次殺雞儆猴強勢貫徹了下去。

如今在泰山郡彙合又跟隨林寧回到廩丘的這支兗州軍,已稱得上是真正百裏挑一的精兵。

之所以回到廩丘,還要從現在天下局勢說起。

在林寧忙著剿匪練兵的這段時間,全國各地頻發各種災禍,民不聊生之下,自然有人揭竿而起。

北方大水之後便是大旱,涼州、秦州、雍州、司州、冀州、兗州、幽州皆有不同程度的災害。天災加上人禍,整個神州大地充斥著令人目不忍視的慘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