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災情在綿億的努力之下得到了及時的控製,那些災民也得到了安置,並且綿億一再強調要妥善的安置災民!處理完這些事情,綿億便即想刻趕回京城;因為他已經在外麵奔波了一個多月了,這一個多月都沒有回過王府一趟真是有點想家啊!綿億原本就是一個十分戀家的人,有句話說得好:人是漂泊的船,家是停靠的岸!
江寧府碼頭,江南織造曹顒和知府錢大龍帶著江寧府的大小官員前來相送,綿億拍著曹雪芹的肩膀說道:“你也盡快準備一下吧,待本王回京之後就會讓吏部發公文來的!”“謝主子栽培!”曹雪芹感激的說道,綿億心裏麵很高興,他沒有想到江寧一行除了解決了災情的事情之外還將曹雪芹收入了門下;如果自己在給他透露點關於‘石頭記’的內容,不知道他還能不能快一點寫出那樣的文學來!綿億與眾人告了別,船就駛離了碼頭向著京城而去!其實綿億本來是想去蘇杭一帶玩玩的,可是乾隆爺心係災情催促他早些回京,那隻好下一次再去了。他心裏倒是想著有機會可以喝若蘭一起來西湖玩一玩。
乾清宮還是像以前一樣的早朝,乾隆帝依舊像從前一樣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麵的文武百官,這時司禮太監高崎用他那公鴨子的嗓音喊道:“宣榮郡王綿億進殿!”綿億在殿外聽到喊聲理了理朝服走了進去,他昨天剛剛回京今日早朝自然要上朝了!綿億走進大殿對著乾隆爺跪下道:“臣綿億,參見皇上!”乾隆爺擺擺手讓他起來問道:“綿億,江南的災情怎麼樣了!”“回皇上,臣已經前後共調集了五百萬石大米,災情已經得到了控製!”“很好,綿億這次可立了大功朕心甚慰啊!”乾隆爺大笑著說道,這時綿億繼續說道:“皇上,江南大旱北方大雨;臣有個建議望皇上定奪!”說完將手中的折子高高的舉過頭頂!司禮太監將綿億的折子拿給了乾隆,乾隆打開之後慢慢的看了起來,越看臉上的表情越豐富不知道是喜是怒。看完之後合上奏折問道:“綿億你認為這樣做可行嗎?”綿億見乾隆這麼問他就知道乾隆是在讓自己機會來說服朝中的大臣,於是笑著道:“皇上,黃河決堤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可是每一次朝廷都是加固河堤,總認為水來土掩是最好的辦法;可是孰不知‘疏’比‘堵’更加的有用;而南方也是經常大旱,那麼我們何不在南北之間修建一條運河,將黃河之水引入南方呢?”朝中的大臣沒有想到綿億居然會有這樣的想法個個心裏麵都是驚歎不已,這時上書房大臣王傑站出來說道:“王爺可知這樣的浩大工程是要花費巨大的銀子的!”綿億沒有想到又是這個老家夥出來反對自己,上一次海運是這樣這一次又是這樣,看來這個老家夥適合自己牟上了,於是他笑著望著王傑說道:“王大人,本王計算過如果修一條從山西省黃河段開始經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湖北流入長江橫跨七省的運河大概需要白銀一億三千萬兩!”眾大臣一聽到這個數字嚇得張大了嘴巴,那嘴巴張的都可以放下個鴨蛋了!而剛才綿億說出來的時候工部的那些官員也在心裏麵計算過大概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數字了!“這麼多,難道王爺要搞空國庫嗎?恐怕這些錢要國庫三年的收入吧!”王傑說道,可是綿億絲毫不為所動,繼續說道:“王大人可曾知道北方大水南方大旱朝廷損失多少呢?”“這……”王傑乃是上書房大臣東閣大學士他一介文官讓他處理國家大事還行如果問這些數字問題倒是難為他了,綿億見王傑麵露尷尬之色笑著說道:“北方大雨黃河決堤淹毀良田一萬四千五百七十畝、摧毀房屋十一萬四千七百八十三間,其他的一些損失就不要提了,僅此兩項朝廷損失五千六百萬兩;南方大旱萬畝良田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朝廷損失三千多萬兩,王大人你說這些難道就不可怕了嗎?”那些大臣聽到綿億這麼說都點點頭,這時上書房大臣保和殿大學士傅恒站出來說道:“皇上,臣認為榮郡王此法可行,這可是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啊!”綿億朝著傅恒笑了笑,因為每一次自己有什麼大計劃這傅恒都是很支持自己的,他對於傅恒也是比較感激的!
說到這,乾隆爺看著工部尚書烏利泰問道:“工部覺得如何啊!”烏利泰見皇上問自己忙回答道:“回稟皇上,榮郡王此法好是好,可是朝廷一下子也拿不出這麼多銀子來啊!”他身為工部尚書最看重的還是銀子的問題,沒有銀子怎麼辦事呢?“烏大人,本王問你修這樣的一條運河要多久?”“回王爺,如果要按王爺說的橫貫七省的話最快也要三年!”“三年?本王倒有個主意不知道烏大人願不願意聽啊!”綿億問道,“望王爺賜教?”烏利泰躬身說道,綿億笑著對著滿朝文武說道:“既然需要三年,那麼我們也不需要一下子將銀子全部湊齊,我們可以先期拿出一點銀子開始修運河,等到銀子用完之後我們在繼續那些銀子繼續修,這樣分期的修既不影響工期,國庫也不會急需拿出那麼多的銀子啊!”聽到綿億這麼說烏利泰則愣在那裏,因為他從來沒有這樣做過事!也是,這個時候的人有什麼事情都是先準備好銀子然後再做事的,哪裏會想到什麼分期付款的策略啊!“好,綿億此舉真是個好提議啊!”乾隆爺笑著說道,因為他覺得綿億的這個提議真是太好了,真是一舉奪得的好事啊!“綿億,你主管戶部,那你能拿出多少銀子呢?”乾隆問道,綿億立馬回答道:“皇上,臣先期可以拿出四千萬兩來修運河!”乾隆爺聽到綿億這麼回答也笑著說:“看來咱麼大清的國庫差不多要空了啊!”其實綿億所拿出的這些銀子基本上也已經是朝廷所剩下的最後一些銀子了!“皇上,據秋收還有數月馬上就要到上交秋稅的時候了!”綿億回答道!“好,那綿億認為這件事情該由誰負責好呢?”乾隆終於問到了最關鍵的問題,這時候滿朝文武百官都豎著耳朵要聽綿億怎麼回答,因為這樣浩大的工程裏麵的油水可是很多的,誰不想摻一份呢?可是所有人都很奇怪,因為這本來就是工部的事情為什麼皇上要這麼問呢?綿億想了想說道:“臣以為還是成立一個新的衙門為好!”綿億說道,乾隆笑著問:“哦,那你準備成立個什麼衙門呢?”“臣以為先成立一個‘運河修建督導衙門’為好?”綿億回道,“那由誰負責為好,綿億可有人選?”乾隆繼續問道,這時所有人都看向綿億,綿億看了一眼眾大臣最終將目光落在了傅恒的身上,然後說道:“臣以為有傅恒大人督管為好!”乾隆聽了這話笑著點了點頭,對於傅恒他還是十分信任的,說道:“傅恒,現在朕就將這個利國利民的大事交給你了!”“臣一定不負皇上所托,盡心盡力完成此事!”傅恒跪在地上說道,這時乾隆又接著說:“綿億你主掌戶部,可是修運河之事也是你提出來的,所以朕決定將工部也交給你那麼就由你來協助傅恒吧!”“臣遵旨!”綿億回答道。這下子那些大臣可都愣在了那裏,因為有清以來皇子皇孫掌管一部是非常尋常的事情,可是一個人掌管兩部還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可是現在綿億居然一個人主管了戶部和工部;雖然看起來這修運河的事情是傅恒主管可是乾隆居然讓綿億協助他,那麼不就是等於說是讓綿億來主管一樣嗎,從綿億提出的幾次大事來看,傅恒總是緊隨其後一如既往的支持,由此可見綿億和傅恒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其實這倒是真的,因為傅恒和永琪可謂是生死之交,所以在傅恒的眼中綿億就好像是他的孩子一樣,那麼綿億所做的事情他自然會全力支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