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_眉來眼去_,意味深長(3 / 3)

死盯他人,另有所思

當一個人死死地盯著另一個人的時候,要麼就是跟對方有深仇大恨,要麼就是心中另有一番想法,但是暫時又不好當著別人說,所以隻好盯著對方,希望對方會意。

如果你在和他人進行語言交流的時候,對方盯著你不放,嘴裏卻不由自主地說:"哎,這事就到此為止吧,人不可跟命相爭。"這時,對方的這種態度表示他的謊言或罪過即將被你揭穿,是不由自主地顯示出來的一種故作鎮定的姿態。當某人內心正擔憂某事而無法坦言說出的時候,也會有這樣的眼神。這種眼神可理解為他有強烈的自卑感,或是他正想法欺騙你。

不敢注視對方眼睛,可能內心十分自卑

在交談過程中,視線位置移動情況不同,反映出的個人心態也不一樣。一旦被別人注視就立刻將視線轉移的人,大多自卑心理很強,這類人也不敢正視對方。一般而言,當一個人心有愧疚或有不好的隱私時,才會產生這種現象。無法將視線集中在對方身上,並很快收回視線的人,大都屬於性格內向、不善交際。

如果你的視線和對方的視線相撞,對方迅速地把自己的視線從你的身上移開,說明對方性格比較內向、自卑,或者是他做了什麼對不起你的事情,對你有所隱瞞。這個結論是由美國的科學家理查·科斯經過實驗驗證過的。

在男性和女性的交往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幕:男性在看到自己心儀的女性之後,並沒有睜大眼睛盯著人家不放,相反是匆匆瞥一眼,就把視線移到一邊,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其實這種男性有很強的欲望,隻是自己的理智戰勝了感情,由理智而產生了自製行為。這是一種理智的表現,當然其中也夾雜著一些自大和傲氣。

另外,行為學家亞賓·高曼通過研究認為:對異性瞥了一眼之後,閉上眼睛,即"我相信你,不怕你"的體態語。所以,當看異性時,並不是把視線移開,而是閉上眼後,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複,就是尊敬與信賴的表現。尤其當女性這樣看男性的時候,便可認為有交往的可能。

總而言之,不敢注視對方的人,很可能是內心十分自卑、不夠自信。與這樣的人進行交談時,我們要盡量消除對方的自卑感,以使談話順利進行。

初次見麵先移開視線,多想處於優勢地位

當你第一次與對方交談,如果對方不集中視線,那說明他的性格應該是比較主動的。

如果你認為是人家不想理會你並因此有了成見,那你就錯了,並且你的情緒也會完全被對方給左右。所以,對於初次見麵就不集中視線跟你談話的挑戰型對象,應特別小心應付。

如果你想在第一次談話中就給對方留下好印象,那麼就應該在對方說話的時候,讓你的視線專注一點,以表示你的自信和尊重。當然,也不要一直盯著人家不放,那就適得其反了。

你在和對方討論問題的時候,眼神一定要專注,並且最好不要移動。這說明你的立場很堅定,不會輕易被人家說服,從而可以提升你在對方心裏的威信。

性格內向的人,大都無法一直注視對方。當上級與下級討論工作時,上級的視線肯定會由高處出發,而且會很自然地直接投射下來;反之,作為下級,雖然並未做錯什麼事,但視線卻常常由下而上,而且往往顯得軟弱無力。這是由於職位高的人總是希望在下級麵前保持其威嚴,而下級則對上級隱隱有種畏懼心理。

當你和對方第一次見麵,對方的視線就上上下下地在你身上打量,這並不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而是一種本能的動作。你大可以從容一些,從而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

斜眼看人,拒絕神態

人的視線方向象征著心理狀態。斜視的目光,到底是拒絕還是猜疑、輕蔑對方的一種表現呢?其實,這隻不過是利用視線來表達想將身體也轉過去的一種心理在起作用。

在交談過程中,如果你的朋友斜視你,那就意味著他沒有重視你,或者是想離開你,起碼是對你的話題不感興趣了。

如果人家對你掃視一番,然後發出笑聲,這說明人家在譏諷你。回避視線的行為,就心理學而言,可視為自己不願被對方看見的心理投射,亦即遮掩某事不想被對方知道。

如果對方是斜視,這往往是對你不屑一顧,是對你的鄙視。

另外,我們可以積極運用這種"回避視線"的身體語言,也可以不必開口而將自己的意向傳遞給對方。在酒席等場合,想盡早結束無謂的胡扯、滿腹牢騷以及欲拒絕對方要求時,上述手段很奏效表麵上是在隨聲附和、似乎在專心聽話,實際上卻利用眼神的遊移不定,在心理上阻止對方繼續說下去。

總而言之,喜歡斜眼看人的人,大多不願被人知曉心意。我們也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間接地處理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似睡非睡,老謀深算

有些人無論什麼時候都喜歡眯著兩眼,看上去像是沒睡醒一樣。實際上,常常兩眼似睡非睡的人,往往都是老謀深算的人。他們在表麵上給人一種笨拙、反應遲鈍的樣子,實際上他們的腦子比誰轉得都快,隻是他們不會輕易讓人覺察到。

兩眼似睡非睡的人,多是比較圓滑世故而為人處世比較低調的人。平日裏,他們總顯出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對人也很親切、友善,讓人感覺他是一個厚道、值得交朋友的人。而一旦遇到與他們的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時,他們會馬上顯露出老謀深算的一麵。他們能操控事情朝著有利於他們的方向發展。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通常掩飾得很好,表麵上他們所做的這些都是為他人著想的,都是犧牲自己顧全別人的,但實際上仔細一分析就會發現,每一句話都是有目的的。每一個想法都是有目的的。他們的每一句話每個想法都是下一句話下一個想法的鋪墊。他們一次次地做好鋪墊,然後引誘你鑽進他們設下的圈套裏。

就像趙本山的小品《賣拐》裏的那樣,不僅忽悠了你的錢,還讓你忙不迭地說"謝謝"。最後冷靜下來想想--唉,原來吃虧的是自己。此刻再明白也什麼也晚了,事情都過去了,再去吵鬧不僅無濟於事,鬧不好還會惹事上身,最後隻能吃啞巴虧。可能這時候才會發現,平時看起來最老實的人,原來是最厲害、最狡猾的人!

所以,當我們在處世的過程中,遇到這種總是兩眼似睡非睡的人,千萬不要大意,要當心--我們麵前的人,極有可能是那種頭腦聰明、老謀深算的人。

眼簾低垂,有輕蔑意

我們可能遇到過這樣的人--

當我們興致勃勃地談論某事的時候,突然看到對方眼簾低垂。這可能會讓我們的興致也隨著對方低垂的眼簾而低落下來。其實,眼簾總是低垂的人,他們對身外的事物缺乏興趣,認為周圍的事物都是索然無味的。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簾總是低垂的人,就好像把這扇窗戶也關上了一樣--看不到外邊的風景,自然也就對身外的事物缺乏興趣了。他們總會覺得所有話題或者事物都無法激起他們的興趣,都無法讓他們興奮起來。

很多時候,這是一個很不友好的舉動,有輕蔑對方之意,再不就是不關心對方的情形。這種動作的發出者一般個性冷靜,極少有情緒衝動的時候,但本質上隻為自己設想,是個極其任性的人,不易改變有著觀點。

要是你見到對方眼神下垂,連頭都下垂了,便可明白他是心有重憂,有著萬分苦痛。此刻你不要向他說講一些意事,那反而會加重他的苦痛;也不要向他講一些苦痛事,因為同病相憐常使人越發難忍。最好好說些安慰的話,並從速告退。多說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