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量的速度不同。低位建倉除非遇特大利好或者板塊機遇,一般會緩慢進行。而低位放量出逃的特征是成交量在短期內急速放大,日換手率連續保持在5%以上,在相對高位,會放出10%以上的成交量,且其間沒有起伏,放量過程常常是一氣嗬成的。若發現股價在明顯的低位,如此放巨量,充分說明有資金在通過對敲出逃。
2.上漲時放巨量。這主要是指即時走勢圖,上漲時異常放量,成交量大量堆積,給人以不真實的感覺。日漲幅並不大,但是成交量卻屢創新高。例如蘭太實業於2004年5月除權之後股價在6元左右橫盤整理。11月12日,該股成交量突然放出天量,盤中一度接近漲停,換手率高達36%,最大單筆成交量達百萬股以上,超過了流通盤的1%。當時,很多人認為它要向上突破。然而,它從第二天即開始暴跌,僅四天時間,股價就從7元跌到了4.90元。
3.反複震蕩。不管是上漲還是下跌,在即時走勢圖上,股價都反複震蕩,暴露-出主力清倉的意圖。
4.尾市拉升,連收小陽線。低位建倉的信號一般是尾市打壓多,日K線經常留下上影線,小陽線與小陰線交替出現。而放量出逃的特征則是經常在尾市拉升,盤中可能是下跌的,但日K線卻大多以小陽線報收。由於短期內成交量連續放大,價格K線上掛著一串串“紅燈籠”,量價形成金叉,形態上十分看好。
5.能否真正突破前期阻力位為試金石。真正的低位建倉,往往會放量突破前期阻力位,向上拉升。而以放量上漲出逃為目的,則不會突破前期重要阻力位。因為突破前期重要阻力位,就意味著主力必須吃進更多的籌碼,這顯然與主力清倉的初衷相悖。識別的關鍵還是看成交量的異常放大,尤其是在相對高位,如果連續放出10%以上的成交量,可以認為主力在出逃。不過,對於此類股票,如果看好形態,上漲初期可以適當參與,但一旦發現放量下跌,要果斷出局,防止被套在高位。”擦亮眼睛,從“公告信息”裏辨真偽。
公告信息是投資者平時看得最多的資料,它是許多人在選股和做出買賣決定時的一個重要依據。但劉穎卻說,利用公告信息騙人,也是主力機構常用的一種伎倆,隻有擦亮眼睛,百倍警惕,才能辨其真偽,不至於上當。
一個英國職業操盤手的自白
我在倫敦期貨交易市場裏的第一年,作為一個現場獨立操盤手,我買賣了8804份英國股指期貨合同,平均每天大約40份合同。結果是我損失了61,620英鎊——平均每個交易日損失267英鎊。我有55%的時間是賺錢的, 那些日子平均每天賺1009英鎊的利潤。而其它賠錢的日子, 我平均每天虧損1780英鎊。我收入最多的一天是8730英鎊,而我損失最大的一天是賠22,426英鎊。
我一直努力地去尋找怎麼能穩定地賺錢的方法。但穩定性似乎是最難做到的。如同你所見到的,我有賺錢的成功經驗,然而我的失敗令我窒息。
好象每次在一、兩周的時間內,我賺得了約6000英鎊,幾天後,我就會損失全部所得,乃至更多的錢,約幾千英鎊。
那個時候,我對自己的業績非常不滿,因而不願花時間去分析。如果我去做了分析,我就會發現,在那段時間,我隻要避免那麼十來天的損失,
我就可以達到年終少量的盈利,而不是61,620英鎊的虧損,在那10天裏,我損失了90,169英鎊!那段日子,我感到非常失落。
後來,我意識到了,我過去遭受巨大損失的根源在於,我難以接受賠錢的結果。對於我來說,賠錢是不可接受的。
正是因為我不願接受損失,我連續十天都虧損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我繼續每天500英鎊的損失,我發現我的情緒開始好轉。
事實上,我開始感覺虧損沒什麼了不起了,隻要它在我的限製之內。在這十天過去後,奇跡出現了,我開始獲利了。
我的目標是每天賺2000英鎊,然後不要把其中20%以上的錢賠回去。所以,當我開始獲利時,每天賺800—2000英鎊,平均約1200英鎊一天。我不僅開始贏利,而且接連十五天都是,三個星期無任何損失!
這標致著我操盤生涯新篇章的開始。回顧以往,我想我曾經是心懷恐懼在操盤,
害怕我真的是一個失敗者。那嚴酷的兩周中,嚴格地將損失控製在規定限度內讓我重新評估我自己。
我開始對控製好有底線的損失感覺良好起來。以前,隻要我虧了,情緒就很糟;現在,隻有當損失超出了我的限度,我才會感覺不好。以前,我從來不知道我會賺2000英鎊,或損失5000英鎊;現在,最壞的結果是500英鎊的虧損,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