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1
殿裏恢複了寧靜,時間默默地流淌,她仍舊跪在佛前,沉靜如同雕像,眼中卻分明淚落如雨……
不知過了多久,李煜將一襲披風搭在她肩上係好,扶她起身,哀弱的歎息顯得那樣的心力交瘁,似包裹了一生一世的悵然……
兩人默默地依偎在一起,甚至無需一句多餘的“對不起”……
他們是夫妻,至親夫妻,彼此間的懂得,讓他們的心,在這一刻,如平靜的湖,沒有一絲漣漪……
一個月後,江南落第士子樊若水叩響了開封府的大門,進獻【橫江圖說】!
三天後聖旨下,賜樊若水進士及第,封讚善大夫。
而後,趙匡胤遣使臣盧多遜赴江南,以朝廷正yu重修天下圖經、各地資料俱全,獨缺江南諸州資料為由,嚴令李煜上交江南十九州地形圖冊!
宋開寶七年,趙匡胤遣知製誥李穆出使江南,召李煜進汴京麵聖。
金陵唐宮,澄心堂。
陳喬滿麵憂戚道:“微臣受先帝顧命,君上今日去宋便再無回來的可能!介時我江南亦將不保,微臣就算一死,也無麵目再見先帝於九泉之下!”
李煜深深皺眉:“那李穆已撂下了狠話,說大宋兵甲精銳,物力雄厚,朕若一再稱疾不行,恐江南無法擋其兵鋒。朕深思熟慮後,已決定北上,若犧牲朕一人,能換得江南黎庶百姓免遭兵戎之災,那麼,朕心甘情願……”
陳喬聽著這話不禁心頭震顫,如晴天霹靂一般,令他驚恐絕望,聲音極為淒厲:“微臣至死不忘潘大人臨終血書曰,‘君危臣辱,君辱臣死!’今日眼見君上受辱北上,微臣既無力勸阻,便隻有一死而已!”
他說著竟真要以頭撞柱,左右大臣急忙奮力將他拉住,紛紛叩首道:“北行萬萬不可,懇請君上三思!”
李煜無奈隻得應允,陳喬立時如蒙大赦,頻頻叩首不止……
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趙匡胤以聲討江南國主“倔強不朝”為旗號,進攻江南,命宣徽南院使曹彬,山南東道節度使潘美領軍十萬,戰船千艘大舉南下!
臨行前,趙匡胤當麵告誡曹彬,“城陷之日,慎無殺戮,設若困鬥,則李煜一門,絕不可加害!”
十月,曹彬自荊湖而下,依照樊若水的【橫江圖說】,在攻占池州後,於石牌口架設浮橋,再將浮橋運至采石磯,僅用三天時間,中國曆史上第一座浮橋便出現在了采石江麵上,而且竟奇跡般的不差尺寸!
由此,大宋軍隊帶著糧秣輜重如踏平地一般地就跨越了長江天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