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喬聞言忙驚惶跪下,求肯道:“君上息怒,潘佑雖言辭多有過激之處,但畢竟是出於一片忠心,請君上明鑒!”
潘佑卻忽而大笑了起來,喉間滾動,激動地語聲哽咽發顫:“尤記得昔年韓老酒醉時灑淚感歎,桃李不須誇爛漫,已輸了東風一半!已輸了東風一半……”
張洎俯地頓首:“君上,潘佑其心可誅!不能再聽之任之了!”
李煜神色越發凝重,怒火攻心,但還不至於到失控的地步!
在他看來,潘佑不過是憤怒好友李平被人誣陷排擠,在獄中撞牆自殺,故而才這樣狂言極諫。於是隻命潘佑閉門思過,便草草了事了。
翌日,南唐上奏宋廷上邦,改“南唐國主”為“江南國主”,“唐國印”為“江南國印”。各個衙門亦逐一降低等級,中書門下二省為左右內史府,尚書省為司會府,禦史台為司憲府,翰林院為文館,樞密院為光政院,大理寺為詳刑院。
與此同時,潘佑於家中自刎而死,留血書曰:“君危臣辱,君辱臣死!”
------------------------------------------------
唐宮,南畫堂。
重陽節一到,禦花園裏的菊花便爭奇鬥豔,競相開放,美姿妙容。一個個雅號也極富詩情畫意,如杏花春雨、秋水芙蓉、赤龍騰輝、春江月色、夕照鬆蔭、玉手調脂、海棠仙露、明月照積雪、醉楊妃等等,不勝枚舉。
至漢代起,我國便有九月初九飲菊花酒的習俗,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的【過故人莊】中雲: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東漢人桓景從費長房學道,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有大災,必須在那天“登高飲菊花酒”。
桓景聽此,全家登高避禍,傍晚回家,見雞犬俱暴死。費長房聽後言“此可代也”。
從此,重陽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便廣為傳播開來。
今年重陽,大臣紛紛上奏李煜,請輟朝一日秋遊,歌舞歡宴,煮蟹下酒,把酒賞菊。但全都被李煜一一駁回,今年,他隻想安安靜靜的,這個秋天對他來說,隻結滿了一種叫絕望的花,因為國勢的衰微,因為重臣的枉死,更因為從善的被迫不能歸……
燈影深深,微風輕拂,柔和的熏香絲絲浮動,彌散滿室。書案下澄心堂紙散了一地,紛飛零落……
李煜猶自沉靜地奮筆疾書,xiong口是什麼呼之yu出,是誰在狠心地淩遲……
而他竟不覺得痛,大概早已痛到了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