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卓越是一種心態(1 / 1)

一個主動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都更有力量!——阿爾伯特·哈伯德

在商業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關於心態的經典故事:

兩個歐洲人到非洲去推銷皮鞋。由於炎熱,非洲人向來都是打赤腳。第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立刻失望起來:“這些人都打赤腳。怎麼會要我的鞋呢?”於是放棄努力,沮喪而回。另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驚喜萬分:“這些人都沒有皮鞋穿,這皮鞋市場大得很呢!”於是想方設法引導非洲人購買皮鞋,最後發大財而回。

這就是一念之差導致的天壤之別。同樣是非洲市場,同樣麵對打赤腳的非洲人,由於一念之差,一個人灰心失望,不戰而敗,因為他懷著消極的心態;而另一個人滿懷信心,大獲全勝,關鍵在於他擁有了積極主動的心態,敢於去開拓。

職場中,不乏失敗平庸者,主要是心態存在問題。他們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對待職責,對公司的事務報以譏諷,百般挑剔;他們覺得工作其實是在出賣勞動力;他們視忠誠和敬業精神為可笑之舉。這些人早已習慣了推諉扯皮,消極懶惰,他們大多故步自封,吊兒郎當,不思進取,處處與老板、同事抬杠;他們空耗青春,消磨才華,不懂得投入才有回報,忠誠才有信任,敬業才有成功。這種員工最終的下場便是在痛苦中虛度年華,一事無成。抱有消極心態麵對一切工作的員工在自毀前程的同時,也會給企業帶來麻煩。

我們無法想像,一個習慣於抱怨和指責的人,會將工作做得很出色。同樣,如果一個人鄙視、厭惡自己的工作,等待他的隻有失敗。殊不知,引導成功者的磁石,是真誠、樂觀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勇氣。

其實,成功與卓越是一種心態!

無論你的工作是多麼卑微和崇高,你都當十二分的熱忱。一個人工作時,如果能以火一樣的熱情,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麼你就不會覺得工作是一件苦差事。生活的辯證法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能以充分的熱情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為最精巧的大師;如果以冷淡的態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不過是個平庸的工匠。

一個人的終身職業,就是他親手製成的雕像,是美麗還是醜陋,可愛還是可惜,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而人的一舉一動,無論是寫一封信,或是一句話,一個思想,都在說明雕像的美或醜,可愛或可憎。所以,做任何事情時,務必竭盡全力,這種精神的有無可以決定一個人日後事業上的成功或失敗。如果一個領悟了通過全力工作來免除工作中的辛勞的道理,他也就掌握了達到成功的原理。若能處處以主動、努力的精神和心態來工作,那麼即便在最平庸的職業中,也能做得最卓越、最成功!

《員工信條》一書是美國著名出版家阿爾伯特·哈伯德關於忠誠、主動、敬業等商業法則論述的力作集合,是繼《把信送給加西亞》之後的重要著述。阿爾伯特·哈伯德提出的10條最重要的員工信條,彙集了他一生商業思想的精華。在這裏,他對主動、敬業、忠誠等深入人心的理念進行了全新而獨特的闡釋。

眾所周知,阿爾伯特·哈伯德畢生致力於研究公司的精神法則,他於1899年的一個傍晚創作出的經典作品《把信送給加西亞》,讓他一夜成名。這個關於送信者的故事在全世界廣為流傳,人們從阿爾伯特·哈伯德的文章中,讀出了“忠於職守、敬業、忠誠、主動、榮譽”等字眼的不朽含義,他所倡導的這種員工精神理念也隨著羅文送信的故事的傳播而深入人心。

阿爾伯特·哈伯德提出的這10條員工信條,無疑是他對商業法則的最高感悟。從中我們發現,無論是忠誠、主動、敬業等精神的倡導,還是關於時間管理、團隊合作、追求卓越等內容的論述,都在說明一個道理:成功和卓越其實是一種心態!選擇平庸還是卓越的決定權就在自已的手中!正如邁克·戈爾曼所言:“卓越就是比別人更為執著,卓越就是比別人更敢於冒險,卓越就是比別人更富於夢想,卓越就是比別人有更高的期望。”說到底,心態的好壞,決定一個人是卓越還是平庸。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編譯者在編譯阿爾伯特·哈伯德的文章過程中,參考了其他名家的著作和理論,並吸取了其中的精華成分,力求更為全麵地演繹哈伯德先生的員工信條,爭取將本書打造成融合敬業、忠誠、效率、工作藝術等理念的最佳企業員工讀本!至於因編譯者水平有限所造成的謬誤之處,懇請有關專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