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小男孩,他叫欽,是個在農村土生土長的孩子。他的家庭是個四口之家,他那時很快樂,因為小孩沒有那麼多的想法,他的世界很單純,也很簡單,可是這樣簡單單純的世界對於他是短暫的。
欽小的時候是個大舌頭,說話跟本說不清,甚至有時他的父母都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他把他的姐姐清叫做deng,把靠邊叫做靠搬,很奇怪吧,這不是大舌頭簡直就是沒舌頭,可是就是那樣小時候的欽說的話都會讓他爸媽猜那麼半天,他們說等孩子五六歲的時候就會好了。農村家裏炒菜都用煤氣罐,不時會有給煤氣罐換氣的開著車在農村裏轉,有一次欽的家裏的煤氣罐沒氣了,換煤氣罐的車停在家門口,欽小時雖然說話不清楚,但這阻止不了這個熊孩子的活潑好動,雖然家門口的紅磚牆比小欽高出很多,但這阻止不了他,他爬上了牆,看著那個換煤氣罐,那個換煤氣罐的也看著他,欽就這樣看著他,一句話也不說,因為他自己知道自己說的話很怪,所以他就這樣看著換煤氣罐的,就那樣死盯著,想跟他說話,但卻不敢說隻盯著。那個換煤氣罐的先開口了:你叫什麼呀?欽不說話繼續盯著,因為他不敢說,怕他笑話他,別看欽歲數小自尊心可挺大,欽就這樣盯著換煤氣罐的。換煤氣罐的又問你叫什麼呀,欽不說話,並繼續死盯,不一會欽的媽媽出來了,這才結束了四目相對的尷尬局麵。
欽小時候家裏條件別不好,也不知道怎麼,再有欽的時候,他爸爸就下崗了……所以家裏並不樂觀,但父母對她的愛並不少,但欽的小時候可謂是真像個小野猴子,那叫一個淘啊,愛爬牆,尤其是在欽六歲的時候,沒少讓他的爸媽頭疼,六歲的欽說話早已經不在大舌頭了,至少不那麼大舌頭了,於是他那個還說話啊,坐在門口看見人就跟著說話,用稚嫩的聲色問每一個路過的人,……你幹啥去啊?吃飯了嗎?什麼時候回來啊?。幾乎就是這幾句。欽大概這樣持續了一個多月,才不在看見一個人就搭話。
欽的父親每天去外麵找一些活,為了家。欽的姐姐剛才初中,要一個月才能回來幾天。小時候的欽是幾乎天天跟媽媽在一起的,但那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也很多………還記欽小的時候爸爸教他騎自行車,那種小孩的,後車輪帶倆小車輪的那種,爸爸把自行車的小車輪卸掉了,讓欽去騎,小欽當然不敢了,爸爸就說:沒事我在後邊扶著你。小欽這才敢騎上去,騎著一會小欽爸爸就說:快點,在快點,小欽的小短腿就加快著蹬,蹬著蹬著就回頭看了眼,發現爸爸早就不在後邊了,然後小欽就……撞上牆了,但那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小欽,人生第一次體會到了男人的疼痛,當時小欽捂著那就哭了………然後小欽半個月沒敢在碰小自行車,同時小欽也一個多星期沒理他的爸爸……
小欽,是個命運多坎坷的一個物種,一個自幼就開始磨煉自己熱於提升自己防禦力的一個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