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有花無果,有緣無分,你在天南,我在地北。
《愁途》
記得讀小學時,我的語文老師曾問過我未來你想成為什麼?我說想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那時候的懵懵懂懂,掩蓋不了當時的稚氣,且都是過場話,因為大多數同學都說的想當科學家,我也說了,而聽見有人說想當老板,大家都樂得開懷,我也跟風。
時不待人,我卻有了新的理想,更實際一些,成為一名學者,偉大的學者,我想仰慕前人的腳步,仰慕前人的風采,仰慕前人的偉大,依舊是跟風,卻也想成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一名學者,影響這個時代,如魯迅一樣,影響了他那個時代一樣。我出身在鄉村,感謝命運給了我那麼多的挫折,那麼多的無知與幼稚,曾經曆過的,無法抹去,便不如直視。雖也那麼貪玩,直到17歲的我步入社會,才明白社會的殘酷,早已經不再是麵臨著求生,而是求存,證明自己的價值,你不是牛,牛會吃草,如人會吃飯,你得幹些什麼?很有意義的自己喜歡的事,你不是為了吃苦而來到這個世界,因你不是機器人。你得證明自己的價值,為了價值而活著。我就是這樣的,我渴望成為一名學者,一名偉大的學者,我知道這得學習,時刻的學習,不辭辛苦的學習,隻要我喜歡,那辛苦便是幸福。
從童蒙至今日,義氣方剛的青年,作為新中國的一份子,我相信,我強,則國強。不怕他人恥笑,隻恨他人無知,恥笑的是自己那恥笑的嘴臉,招牌打得很爛,即證明了自己的心,又得罪了人。在生我養我的地方,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改進,從想法到必須實際,你得做你喜歡的事情,找到其意義。難免有找不到的,那你便是自己懈怠了自己,我建議,你得學習,這是永恒不變的真理,學習很重要,思考也很重要,如果你要考慮未來,便去學習,學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習很重要,學習過去又要學習現在,現在又牽連著過去,都要學習,都要進步。學習過去,看清現在,雖不一定成功,但是總比不學習的時候要淡然,並無懊悔,現在的我無悔,未來也無悔,隻因為我做了我在做我想做的事,成為一名學者,一名偉大的學者。
我的家鄉,風景很秀麗,那是比畫更真實的寫照,你可以輕輕的碰一下,無論怎麼看,那都是獨一無二的,畫則費然,隻能從正麵看,後麵似乎是被故意丟棄的,可惡那作畫人眼量的狹小,可以這麼說,同作畫人一樣的不止他人,還有很多人,我的親人,父母,可惡那吃人眼量的狹小,你擁有的便是他的了,勇於說不,因我想成為一名學者,一名偉大的學者,這便是我自己,你便去定位你自己,如不知道,就去學習。你且記住,需得逃脫那吃人的狹小的眼量,才可獲自由,但你更應明白,你脫離了父母的保護,麵對恐懼,你更得獨立自主,在這個未知的世界裏,給自己定位,找準定位,雖有危險,那應是你的踏腳石,你無須恐懼。我支持你,但你得學習,學習是了解社會最直接的方法,看書,看報,強大自己的內心,學習是終身的事,永遠不要懈怠自己,那樣,恐危險將會來臨。從你的心裏,衍生至你的身體。
我愛你,我也愛自己,這便是我想證明自己成為學者的第一篇《愁途》,不求甚解,了解過去的現在的以及未來的,那便是屬於我的事物,也是屬於你的事物,隻是不同,但偶爾相遇,你高興,我便相宜,並無祈求,這是我內心深處的表白,對你有益,對我來說,就是價值所在。
尾言:提筆憂傷,筆下芬芳,花開花落,筆來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