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年間,在江南小鎮上生活著以世代經商的吳姓一家,可祖輩的生意到了吳仁這代都已經頹敗了,唯獨剩下的就是他們所居住的碩大祖宅了。
房子雖大但裏都已經雜草叢生了,路過的相鄰看了也隻是興歎。
吳仁雖不承業績,這也不是最重要的。但家中尚有貌美的妻子方梅和兩個孩子,吳傑和吳鈴相伴也算是不寂寞了。偏偏那吳仁又有個賭的嗜好,常常拿家中飾物便當了換些銀兩就去賭莊玩,一般若贏了則回家和妻兒笑臉相對,又是熟食又是木玩之類的勝似過節,可如果輸的話待遇又不同了。
那年的夏天,一個從徽州府來的商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徽商了,這天正好路過吳仁的宅邸。看著地段心中勝似喜歡,於是獨自下馬走了進去,準備商討想買下來。雖然徽商再三加價但吳仁仍是沒應允,最後隻好拂袖而去。
這也為吳仁以後遭遇的導火索了,那商人自然不甘心,不久一天街上看著吳仁的背影進了一家賭莊便跟著進去了。
一看心中暗喜:“機會來了”
興致勃勃的吳仁並沒有在意那人的一舉一動,還在大把的玩著。不知一連玩了幾把,發現今天自己的手氣並不太好,當了的那幾兩銀子很快付之一炬了。歎了口去,就要走出門去,那徽商緊追了上去。
吳仁一看又是他厭煩的說道:“難怪我今天運氣怎麼背,那房子說什麼我也不賣你要不要白費功夫了”
“吳兄,別急著把話說絕了啊,今天碰到你咱倆也算有緣分,這都快到晚上了,這樣吧你也別回去了,就到前麵的醉仙樓去喝兩盅”那人笑著在前麵引著路
吳仁看著也不好拒絕,自己腹中還確實有點饑餓了隻好隨著去了。
兩人坐下點了幾個菜盡興的喝了起來。吳仁便問起了那人的姓氏,那個徽商做了個揖答道:“俾人姓李名四海,吳兄以後你就叫我李四好了,來到貴寶地做些小本生意的若吳兄不嫌棄小弟的話以後有難處可到東街的康連布莊來找我”
“哦,李四,你也是做生意的?你可知道我家以前是做什麼的嗎~~~~~~~~~~~~~~~~~吳仁醉意濃濃的說了起來
直到亥時三經天的時候,李四才扶著爛醉如泥的吳仁離開,雇了輛馬車將他送回了家中。
家中的妻子方梅坐在了擺滿了飯菜的桌子邊還在等待丈夫。一陣陣敲門聲,下意識的跑到了門口,打開了大門看見丈夫吳仁已經酩酊大醉了。
第二天早上,吳仁感到頭痛欲裂,也不知昨晚自己喝了多少酒,頭上還扶著塊毛巾,一看已經中午了,像往常一樣準備在妻子陪嫁的首飾盒裏翻些物件去典當了,可怎麼找也沒發現那隻首飾盒,知道肯定給妻子又藏起來了,馬上出了房間看見妻子正在洗衣服。惡狠狠的說道:“你這臭婆娘,討打快給我交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