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言(一)(1 / 1)

在一次權威的企業大調查中,老板們曾談及其成功的原因。出人意料的是,對此問題的回答,老板們竟頗為一致:敢闖敢幹。

無疑地,勇敢是老板們身上的一個重要標簽,而不是學曆或者其他經營天賦。

與此相對應的則是:大多數人,尤其是很多高學曆的知識分子反而隻能做一個打工者。這在本書第一章中有更翔實的統計資料作論據。令人難忘的是2000年oracle的老總Ellison在耶魯大學的一次演講,為此種“學曆無用論”作了誇張的注解:“你以為你會怎樣?一樣是失敗者,失敗的經曆,失敗的優等生,……我,Ellison,一個退學生,竟然在美國最具聲望的學府裏這樣厚顏無恥地散播異端?我來告訴你原因。因為我,Ellison,這個星球上第二個富有的人,是個退學生,而你不是。因為比爾·蓋茨……因為艾倫……因為戴爾也是退學生,而你,不是,……”演講未完,Ellison已被保安托下講台。

除了狂妄和偏激,Ellison的一部分話是對的,高學曆並非高能力,尤其不是創造財富的充分、必要條件。而且,不止是這幾個人,還有更多的老板都是輟學經商的,比如李嘉誠十四歲就輟學,擔負起養家的職責;Jobs與Woz在共同創辦蘋果之前,也曾做過如Ellison所說的“有前途”的輟學生;前者從俄勒岡州裏茲學院輟學,後者從加州大學勃克利分校輟學。再以哈默來說,這位也是學生時代不務正業,大學期間就做起了老板,並且僅靠業餘時間就能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還拿到醫科大學的博士學位,財、名雙收。

那麼,為什麼才學滿腹的高學曆者大都走上了為老板打工的路呢?

這也是本書要探討的一個重要的問題。簡言之,原因也就是,自我設限太多罷了。比如,因為書讀多了,學子們吸收了很多別人的思想,卻少了自己的東西,在為人處世上也少了很多靈性。再比方說,很多學子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中國古已有之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觀念,形成了不屑於經商的落後愚昧觀念;從他們身上人們實際上嗅到的是一股迂腐的酸葡萄味道。更多的知識分子做事會患得患失、斤斤計較……

看來,凡事有利必有弊,物極必反。書讀多了也不見得一定是好事。從做老板創業的角度來說,會缺少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如很多不願讀書的人就有了很好的借口;如此,Ellison一類雖輟學卻事業有成者,也才敢公然宣揚學曆無用論的偏見。

如上所說,老板不一定是好學生,但老板一定是勇敢者。相對於人生的旁觀者、反思者和永遠追隨別人者來說,勇敢者是以自己駕禦人生的姿態前進的。在如今這一空前尊重與張揚個性的時代來說,勇敢才是時代所倡導的最佳個性。

所以,勇敢是一個人應具有的最重要的品性之一。隻有勇敢才能賦予人以無比的勇氣和無窮的力量去迎接生活的每一次挑戰,無論是機會抑或打擊。

勇敢者是生活的果斷行動者,是命運之門的堅持叩響者。

我不禁憶起了他們,那些平凡與不平凡的勇士們:

高唱“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返”踏上刺秦不歸路的荊軻,電影《勇敢的心》中蘇格蘭的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最終被英王判處死刑;監獄中備受酷刑折磨仍然樂觀堅毅的江姐;影片《卡薩不蘭卡》中為民族利益而送走了自己的愛人和情敵的裏克;還有,陶淵明勇於不為五鬥米折腰;毛澤東“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更其樂無窮”……

所有的這些人,他們都是勇敢者。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勇敢。然而,形式和內容並未掩蓋勇敢的實質:勇敢追求自己的心,在正義的範圍內,追求自己的幸福。

世界是屬於這些勇敢者的。

因為在勇敢者那裏,沒有做不到的。他們用一往無前的行動,突破一個又一個局限,從而接近無限成功之可能。

也隻有在勇敢者那裏,我們才敢說,一個人擁有自由。無論生活賜予人什麼,勇敢者都能勇於憑借自己的力量,積極投入人生。他們不僅是自己人生的駕禦者,更是整個世界的有力影響者和改造者。他們是這個世界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