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愛事業就像愛生命 堅定信念身先士卒 (3)(1 / 2)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聯想大船也無法容忍潰爛於體內蛀蟲的腐蝕。 當日之聯想,在進入斯巴達克方陣之後,需要進行一場思想的洗禮和情感的培育,深切之處伴以警戒、激勵、鼓舞和展望,方可同仇敵愾,上下一心,眾誌成城。為了讓員工重新樹立同一個目標,柳傳誌把1990年的工作總結會變成了思想教育會。

會上柳傳誌首先闡述了自己的領導特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繩之以法。”他列舉了兩個後來經常被重提的經典案例: 一位是張姓的研究員,出差從未坐過出租車,住賓館都挑最便宜的;另一位是甘洪,他幾乎被柳傳誌塑造為完美的典範。幾年前與IBM商談代理時,有一天下著瓢潑大雨,聯想門前馬路剛修好,下水井都未來得及封蓋,李勤與甘洪邊走邊談,李勤一回頭突然發現甘洪不見了。他慌忙伸手向水下去撈,從下水井裏把他揪了出來。另外,甘洪晚上加班後,除偶有公司派車送回家外,多為乘坐公共汽車,從來沒有搭乘出租車回家。通過聯想公司現實生活的先進模範的故事演繹和渲染,柳傳誌用以感化和影響其他員工和自己的追隨者,潛移默化,以資借鑒。不僅如此,柳傳誌還深有感觸地講述了看完《血紅雪白》的體驗。他說,“我有什麼體會呢?就是覺得在東北戰場上,林彪和衛立煌一戰打下來,固然是打勝了,但是國民黨垮台主要不是在這兒,以後還有可較量的地方,主要是後麵的這個……上麵貪汙,上行下效,老百姓一片民怨沸騰,就這樣,造成他們自己打自己,垮台了。像這樣的事情,確確實實值得我們好好借鑒”。

1991年初,對於柳傳誌構造自己對聯想的領導的整個曆程來說應該屬於第一個階段,即指令式。指令式,簡言之就是直接對日常事務進行管理。然而,在他的這個領導力階段中,他已經高屋建瓴,輕駕就熟,文韜武略,胸有成竹。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了然於心。子產說:“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而柳傳誌在這裏導之以德,齊之以刑,雙管齊下,剛柔並濟。求水之陰,諸火之陽。“我和柳總認真研究過,如果公司由於積壓和管理出現危機,我們決不會冒犯法的危險,寧可裁人。”李勤說,“並不是風險已到崩潰地步,但也決不能再發展,要把庫存閘口關住,誰把庫存推出去,誰就是英雄。在那之前,聯想公司曾經開除了一個又賭又嫖的腐敗分子。

關於“繩之以法”,柳傳誌後來在當年的8月31日的職工大會上進行了精彩的講話,他說:“光說是沒有用的,你就得有法,就得有查,就不能往天上放空槍,該斃人的時候就斃,要不然會攀比,揀最壞的去比: 既然他能夠在別地兒去吃飯,他們那部門可以自己去聯歡,我們為什麼不能做?當然能做。比完了年輕同誌,就該比老同誌,大家就一鍋爛下去。其實絕大多數同誌都是心疼公司的……還有一些人上了這條船以後,就把救生艇準備好了,來了就鑿洞,鑿完洞以後,自己就上救生艇就走了,這樣的人也不見得沒有。這種人是我們要極其警惕的……”

柳傳誌擁有過硬的磨嘴皮子功夫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和演說天才,每每講解一個管理理念或者項目實施方案,他總會來一個令人不可解脫的故事,深入淺出。比如,當年他講了一個故事,令張祖祥啼笑皆非。張祖祥在香港聽到柳傳誌講的一個笑話: 一個人每天都開車到山頂鍛煉身體,每天他都要爬一個山坡。有一天他開車往那邊走,對麵過來一輛車。“豬!豬!豬……”他氣憤異常,大罵一聲:“你才是豬呢!”等他拐彎時路上突然躥出一頭豬來,他來不及反應,把豬給軋死了。原來人家提醒他前方有豬要小心,他還以為人家是罵他豬呢。這個故事的寓意似乎不深,可能柳傳誌隻是為了讓聽者開心而已。可是,這卻凸顯了柳的才華,幽默風趣,人情練達。

另外,就在這次總結會上,他還援引周光召為《聯想之路》所寫序言中的一段話激勵員工:“進軍國際市場,絕非易事。但我相信,你們這條用理想和意誌鑄成的鋼鐵大船,一定能夠越過激流險灘,達到勝利的彼岸。曆史將證明: 聯想之路是成功之路,聯想精神是時代的精神。祝聯想走向世界,事業興旺發達。”可見,柳傳誌對員工的鼓勵能力可以信手拈來,隨意揮灑。

然而,當聯想史進入到1991年,你必須從行為、力量和風格上去理解柳傳誌,才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其作為鐵腕領導者的另一麵: 當機立斷,義無反顧,堅定不移——隻有這種堅定和果斷,才可以將員工的心緊緊地擰成一根繩子。而隻有緊握著擰住了員工意誌的繩子,才可以指揮若定,不至於群龍無首。

上文提到,由於進貨渠道的繁瑣,給1990年初聯想微機的生產帶來了質量問題。年初獲得的5000台微機的生產許可,實際上隻售出了2131台。當時聯想微機的生產,除了裏麵的主機板為香港基地生產外,其餘配件全靠進口,而進口隻能通過經銷商即第三者居中轉手。繁瑣的環節增加了價格成本,也帶來了質量問題,嚴重影響了銷量。對此,柳傳誌意識到如果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將會從根本上影響到公司的存亡。於是,他當即責令“香港方麵立即尋找新鍵盤的貨源,並請有經驗的結構設計人員協助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指示燈、喇叭等應急加固方案”。接著他從香港飛回北京對公司的幹部說:“如果解決不了質量問題,我就辭職。”同時,又向全體聯想員工發出通報:“把一件事做成,從頭到尾100個環節,一個環節出了錯就不行。你們出了錯,你們就是公司的罪人。”柳傳誌對質量問題采取了大刀闊斧的措施,其凜然大義、堅定不移和利索果斷的風格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