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向來自大,這次的大型anti事件再次給那些娛樂圈的明星們提了一個醒,做事要特別注意。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那些明星開始有意的不讓粉絲知道自己的私下生活。同時這也是自東方神起鄭允浩被投毒後又一特大anti事件。二者相比而言這次的事件無論是在影響上還是規模上意義上都比上次更加重大。
所以即使在yg的聲明再加上vip和‘天使’的反擊下,這次的anti‘大敗而歸’,可是他們所引發的後續影響正在持續發酵。那些受過anti的明星也自發的在媒體上痛訴苦衷,由此甚至又差點引發了新一輪的anti事件。最終在各自社長的強製下,他們才各自息鼓。
這也被一些媒體稱之為‘明星anti事件’意為‘明星與粉絲的鬥爭’。這件事也是繼05年‘x檔案’後又一由娛樂圈開始波至全國的惡性事件。
在韓國發生的事崔永浩可不知道,此時的他已經進入到了劇組。實際上崔永浩對於他會在美國拍戲也是非常詫異的,本來他已經錄好專輯準備回國,可是一個電話讓他推遲了日期。這個電話是凱瑟琳·畢格羅KathrynBigelow打給他的,邀請他加入他的新戲《拆彈部隊》。
畢格羅的這部新戲是根據紐約記者馬克·保勒在親曆前線采訪報道的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故事。這部影片以馬克·保勒的觀察為視角,講述了一組美國拆彈專家被派往巴格達,隊中的詹姆斯(傑瑞米·雷納飾)在一次任務中魯莽地解除了所有的拆彈程序,於是,這隻拆彈部隊立即陷入危險之中,生命處於垂危之際。在領隊漠視戰友生命的情況下,隊中的桑鮑(安東尼·麥凱飾)和愛覺基(崔永浩飾)不得不尋找對策以自救。
隨著劇情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心理以及行為上都起了巨大的變化。於是,觀眾的情緒被他們的遭遇所揪引著,隨著他們情緒的波動而波動。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詹姆斯這個角色不討好。鏡頭一晃,撇開發生在Baghdad大街上的事情,沙漠上迎麵走來一列英國阻擊軍,他們進展似乎非常順利,然而拆彈部隊的節奏卻不允許他們一帆風順。
崔永浩發現《拆彈部隊》雖然是伊戰的背景,但是劇本中並未真正高喊反戰的口號,美軍和伊軍的對立也並不明顯地存在,主要是向觀眾展示了拆彈部隊這樣一個特殊人群比較不為人知的一麵,沒有政治說教,隻是向勇士們致敬。和其他的戰爭電影一樣的是,士兵在下了戰場之後所有的內心創傷和異常的心理活動也有表現出來,這樣一方麵起到了緩解觀眾過度緊張的情緒的作用,讓整個電影的節奏鬆馳有度;而且另一方麵也向觀眾交代戰爭這種危險的東西,是如何讓人“上癮”的,這也是對影片主旨的一個主觀宣導。
自從美國經曆了“9·11”的創傷之後,凱瑟琳·畢格羅導演的作品就越來越具備那種充滿了時事話題的政治調調,這也是奧斯卡所親眛的一類影片。好像是隻有這樣才能顯示他們的存在感,體現美國是一個民主的國家一樣。
不過崔永浩可不管這些,說到底他還是韓國人,對於美國他可不會有太多的好感,在看完這個劇本崔永浩就確定《拆彈部隊》一定會在奧斯卡上有所收獲,而且票房方麵也不會太差,畢竟有安東尼.麥凱的加入票房是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