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月管理者的交流之道 (4)
不僅企業高層身上存在自負問題,眾多中層上司身上也同樣存在。上司的自負會成為下屬們茶餘飯後的可笑談資。如果上司確實既沒有能力、又驕傲自滿,那麼被譏嘲為“沒有自知之明”的人也很正常。問題是能力優秀的上司也可能麵臨同樣的處境,為什麼會這樣呢?他們就算什麼都不做,下屬也會自然而然地認可並尊敬這位實力派的上司,可是他們卻偏偏要擺上司架子,致使下屬原本“油然而生的敬意”瞬間消失得一幹二淨,隻剩下反感和厭惡。這時連上司本已被承認的能力和業績可能也會被下屬貶為“運氣好”。
謙虛對領導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會證明一個人的品德。我們人類是脆弱的生物,我們有我們的缺點。認識到我們的強項,以及我們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對於自我意識和保持謙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謙虛通透著成熟的涵養,低調是在積蓄跳起可及的力量,以低就高、示弱圖強的強者法則,用晦如明、藏鋒若虛的低調韜略
行動指導
越是有涵養、穩重的成功人士,態度越謙虛,相反,隻有那些淺薄地自以為有所成就的人才會驕傲。
希言自然——領導要少說多做
道德經箴言
原文:希言,自然。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譯文: 少發聖言號令,就可以任運自然。
管理者不僅要善於決策,更要善於行動。行動才能出結果,要想使決策取得成功,就必須付出行動,而且還必須在第一時間付出行動。成功不能靠等待得來,而是做到後獲得的結果。
本田宗一郎作為本田技研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總是自己率先去幹棘手的事,艱苦的活兒,親自做示範。1950年,就是藤澤武夫進入本田公司的第二年。有一天,為了談一宗出口生意,本田宗一郎和藤澤武夫在濱鬆一家日本餐館裏招待外國商人。和平常一樣,他們叫來了藝妓助興。正在喝得起勁時,麻煩來了——一名外國商人進廁所時,不小心竟弄掉了假牙。
宗一郎聽說後,二話沒說跑到廁所,脫光衣服,跳下糞池,用木棒打撈。但是,要是用力過猛,假牙就會沉下去,所以得小心翼翼地慢慢打撈。宗一郎撈了好一陣子,木棒碰到了一個小小的硬塊,假牙找到了。宗一郎把假牙打撈起來,衝洗幹淨,並消毒處理後,自己首先試了試。當然,宗一郎也進了澡堂,衝洗幹淨了身子。假牙失而複得,宗一郎拿著它,又回到了宴席上,高興得手舞足蹈。
據說完全無望的外國人感動了,甚至為宗一郎的行為震驚了,宴會場又沸騰起來了。
宗一郎的行為,使藤澤下定決心一輩子和宗一郎合作下去。
身為領導如果僅僅是“站著指揮”,慢慢與下屬就會產生一種無形的距離,甚至一道鴻溝,指揮就會失去威力,甚至會完全失靈。管理者在指揮下屬工作的時候,“幹著指揮”比“站著指揮”更能夠有效調動下屬的積極性。“幹著指揮”是一種無聲的命令。這種命令,甚至比有聲的、文字的命令更有效,更有威力。這種威力,不是靠領導者手中的權力,不是強製力,而是靠領導者的非權力影響力,是一種最高超的指揮。
如果決策不能轉化為行動,那就是空談,毫無價值。要將決策轉化為行動,必須先明確無誤地回答下列問題:決策必須要讓哪些人知道?必須采取什麼行動來貫徹落實?應由哪些人來執行?這一行動應該包含哪些內容、經驗和標準,以便讓執行決策的人有所遵循?管理者通過回答這些問題,使決策真正被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行動,從而使決策產生出應有的效益。
身為一個領導者,並不是高高在上,對員工指手畫腳,而是事事帶頭、處處領先,發揮一種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全體員工自動自發地參與進企業的發展進程中,這樣才能贏得員工的擁戴與合作。
行動指導
管理員工之前先管理好自己。優秀企業的經營者或領導者往往都有一個共通點,即率先做別人的的榜樣,事事走在員工的前麵。
多言數窮——當心禍從口出
道德經箴言
原文: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道德經》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