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自成大戰吳三桂 馬士英用計立新君(1 / 2)

詞曰:

鎮長淮,一都會,古揚州。升平日,珠簾十裏春風,小紅樓。誰知艱難去,邊塵暗,胡馬擾,笙歌散,衣冠渡,使人愁。屈指細思,血戰成何事,萬戶封侯。但瓊花無恙,開落幾經秋。故壘荒丘,似含羞。

悵望金陵宅,丹陽郡,山不斷,鬱綢繆。興亡夢,榮枯淚,水東流,甚時休?野灶炊煙裏,依然是,宿貔貅。歎燈火,今蕭索,尚淹留。莫上醉翁亭看,蒙蒙雨,楊柳絲柔。笑書生無用,富貴拙身謀,騎鶴來遊。

(南宋劉過作)

崇禎年間,全球變冷,華北大旱,疫病橫行,民變蜂起。陝西米脂人李自成本為驛卒,失業而反,割據西北,自稱“大順王”。陝西定邊人張獻忠曾為捕快,失業而反,割據四川,自稱“大西王”。滿族叛離,割據東北,犯邊甚急。朝廷缺餉,加稅於民,叛亂更甚。

崇禎十七年三月一日,大順軍攻破大同,京師告急。

三月一日,崇禎帝朱由檢封遼東總兵吳三桂為平西伯,令其火速入關勤王。

吳三桂,祖籍江蘇高郵,崇禎元年武舉人,前任遼東總兵吳襄之子,名將祖大壽之外甥,俊美風流,勇猛善戰。其父曾率五百騎出探,被清軍圍困,吳三桂見之,遂率二十騎突入重圍,斬殺清軍一王子,鼻梁中一刀,救其父,於是以孝勇聞名關外。

三月十七日,大順軍圍攻北京。

三月十八日,崇禎帝登景山,遙見城外烽火遮天,屍骨橫野,歎曰:“苦我民耳!”回宮後,令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燦、定王朱慈炤逃難,令皇後、貴妃自縊,又斬嬪妃數人,召長平公主,以手掩麵,揮劍擊之,聞倒地聲,轉身泣曰:“汝何故生我家!”然後自縊而崩於景山,遺言曰:“朕自登基十七年,雖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三月十九日,大順軍攻破北京,數千官兵戰死,大臣七百餘人舉家自殺,宮中數百人自殺,史稱“甲申國難”。不久,朱慈烺被大順軍軟禁於營中。

四月,李自成出諭曰:“明朝天數未盡,本王決定於本月二十日立東宮為皇帝,改元義興。”並下令抄沒北京地主家產,且派人勸降吳三桂。吳三桂決定見機行事,入京途中聞家產被抄,其父被抓,愛姬陳圓圓被李自成部將劉宗敏強占,勃然大怒曰:“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遂獻關降清,宣稱借清兵為崇禎帝報仇。愛新覺羅·皇太極大喜,親自迎接,賜座遞茶,有詩曰:“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李自成乃率十萬步騎至山海關討伐吳三桂,吳三桂率五萬鐵騎迎戰,被圍不能出,激戰一晝夜,力盡難支。突然狂風揚塵,天昏地暗,清朝攝政王愛新覺羅·多爾袞率五萬步騎突襲大順軍後方,大順軍猝不及防,被夾攻,遂潰敗。朱慈烺與其師李士淳、太監高潛等人趁亂逃出。二十九日,李自成率軍回京,僭號登極,殺吳襄一家三十四人,然後西撤,令劉宗敏留守北京。

五月三日,吳三桂率軍攻破北京,引多爾袞入城,多爾袞令民眾限期剃發留辮,改穿胡服,違令者斬。同日,福王朱由崧即監國位。

且說三月二十九日,福王朱由崧、潞王朱常淓逃至南京求救。

四月一日,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誓師勤王,率軍至浦口,遇退休內閣大學士蔣德璟,聞崇禎帝與太子已南下,疑惑無計,按兵不動。

史可法,河南開封人,北京錦衣衛籍,崇禎元年進士,東林黨名士左光鬥之門生。麵黑,目爍爍有光。廉信,與下均勞苦。軍行,士不飽不先食,未授衣不先禦,故得士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