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讀心有忠告——不能以偏概全,不要逆毛摸驢(1 / 3)

在認識和評價別人的時候,我們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點的影響,總會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想法,覺得既然我們都這麼想,別人肯定也這麼想。殊不知,以己度人得出的結論往往是錯誤的。

跳出心理定勢,用新眼光看待對方

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在迷宮中生活。

每天一大早,他們就起床,穿上運動鞋,跑出家門在迷宮裏尋找可口的奶酪。迷宮中的路線非常複雜,經常讓人迷路,有時他們能找到一些美味,有時卻什麼也找不到。可是他們還是快樂而勤勞地在迷宮中尋找好吃的奶酪。

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了一個特大奶酪站,裏麵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新鮮奶酪。自此以後,哼哼和唧唧就沿著特定路線來這裏大吃。每天如此,開心快樂。

然而,突然有一天,當他們再次來到這裏時,所有的奶酪都沒影了。他們吃驚,憤怒,苦惱。

哼哼認為奶酪就在這裏的某個地方,遲早會出現的,他還是每天都來到這裏等著奶酪的出現,餓得自己虛弱不堪;而唧唧在經過了一番害怕和猶豫之後,決定作出改變,重新出發,尋找新的奶酪。唧唧一路探索,辛苦嚐試,最終他找到了另一個堆滿奶酪的大站。

哼哼和唧唧找奶酪的不同結果就是心理定勢和超越心理定勢的不同所致。心理定勢是指人們按照已有的經驗和認識去處理現在的問題。它會束縛我們的思維,讓我們墨守成規。一旦條件改變,而我們不作出改變,就要像哼哼一樣餓肚子。

定的反麵是變,定勢的反麵就是改變。作出改變,才能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因為變化總是在發生的,我們必須盡快適應變化,越早放棄舊的奶酪,就會越早享用新的奶酪。享受變化,嚐試去冒險,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

現在我們來做個試驗。把四隻蒼蠅和四隻蜜蜂裝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瓶子平放,使瓶底朝著窗戶。

結果:蜜蜂不停地往瓶底飛,試圖找到出口,直到力竭而亡;而蒼蠅則在不到三分鍾的時間裏,都從另一端的瓶頸逃脫。

蜜蜂基於出口就在光亮處的定式,不停地重複這個合乎邏輯的錯誤。而蒼蠅則沒有這種知識經驗的束縛,不斷嚐試新的方向,終於走出囚室。

人都會受到心理定勢的影響,用以往的經驗、認識或者慣性來解決當前的困境。

一次,一艘遠洋海輪不幸觸礁,沉沒在汪洋大海裏,幸存下來的九位船員拚死登上一座孤島,才得以幸存下來。

但接下來的情形更加糟糕,島上除了石頭,還是石頭,沒有任何可以用來充饑的東西,更為要命的是,在烈日的曝曬下,每個人口渴得冒煙,水成為最珍貴的東西。

盡管四周是水——海水,可誰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澀又鹹,根本不能用來解渴。現在,九個人唯一的生存希望是老天爺下雨或別的過往船隻發現他們。

等啊等,沒有任何下雨的跡象,天際除了海水還是一望無邊的海水,沒有任何船隻經過這個死一般寂靜的島。漸漸地,八個船員支撐不下去了,他們紛紛渴死在孤島上。

當最後一位船員快要渴死的時候,他實在忍受不住就撲進了海水裏,“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船員喝完海水,一點兒覺不出海水的苦澀味,相反覺得這海水又甘又甜,非常解渴。他想:也許這是自己渴死前的幻覺吧。便靜靜地躺在島上,等著死神的降臨。

他睡了一覺,醒來後發現自己還活著,船員非常奇怪,於是他每天靠喝這島邊的海水度日,終於等來了救援的船隻。

人們化驗這水發現,由於這裏有地下泉水的不斷翻湧,所以這裏的海水實際上全是可口的泉水。

誰都知道“海水是鹹的”“根本不能飲用”,這是基本“常識”。因此,八名船員都在這個“常識”的限製下被渴死了。正是所謂的經驗——這種心理定勢害死了他們。也正是由於敢於突破心理定勢,第九個人才有了最後的生存和成功的希望。

在人際交往中,心理定勢就是指人們在認知活動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看待當前問題的一種心理反應傾向。

一個曾經犯過盜竊罪的小偷,不管出獄後做什麼,你看他都覺得他是個小偷,一旦丟了東西,首先想到肯定是他偷的。

一個大學英語四級考了三遍才過,六級總也考不過的人,多年以後你仍然認為他是個英語學不好的人。

須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在周瑜死後,繼任都督,擊敗蜀國大將關羽,為奪取荊州立下了大功。

呂蒙本是個武將,不讀書,沒有什麼學識。魯肅認為他隻有勇力,是一介武夫,很是輕視他。後來,當魯肅再次見到他時,看到他和以前完全不同了,談起軍事問題,很有見地,非常驚異。魯肅感歎地說:“我一向認為老弟隻有武略,時至今日,老弟學識出眾,確非吳下阿蒙了。”呂蒙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永遠不要以老眼光去看待別人,每個人都在不斷地變化中,甚至變化很大。

我們每個人都要不斷努力,不斷進步,提升自己。否則,則會“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打開心門,用新眼光去看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你會發現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美麗。

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說:“所有事物都是流動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地變化中,沒有任何事物是靜止不變的,因此我們不可能“在同一條河流中涉水兩次”。當我們第二次涉水時,不論是我們還是河流都已經與以前不同了。

人也是如此,每個人都在不斷地變化中,隻要有時間和空間的存在,不論是我、你還是他都已與以前不同。

一個“壞孩子”“問題少年”“不良少年”不會總是往壞的、不良的、有問題的方向發展。一個曾經學習不好的學生,很可能在下次考試中就考出讓你意想不到的好成績。一個曾經一事無成的人,也許會幹出一番大事業來。

有一個公司決定任用一個曾被勞教過的工人當分廠的廠長。這事在公司內掀起軒然大波。原來,公司經理在調查這個分廠時發現,這個分廠的工人平均每人每天組裝電鍍表10~16隻,而這個曾被勞教過的工人任組長的小組平均組裝水平是40~50隻。公司經理頂住壓力,任用了這個曾有劣跡的人。

他走馬上任後,整個分廠的平均組裝水平很快達到每人每天40隻。有的人不服氣:“勞改犯也能當廠長,誰都可以當廠長了。”公司經理理直氣壯地反駁:“你能把組裝水平從10隻提高到40隻嗎?不要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人!”

我們要尊重每一個人,不因他的富貴權勢而卑躬屈膝、阿諛奉承,也不因他的卑微窮困而歧視他、瞧不起他,甚至給他難堪。須知富豪也會變乞丐,小人物也終有出頭日。

我們要以平常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不斷發現他們的改變,用新眼光去看待他們。

領悟刻板效應,用心看待每一個人

我們常聽說,“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湖南妹子不可交,麵如桃花心似刀”“重慶辣妹”等,這些都是人們在不進行具體分析的情況下,以偏概全,人雲亦雲地在頭腦中所形成的刻板印象。